中市檢討樹木修剪移植適性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5.08.26
此次蘇迪勒颱風在台中造成部分樹木倒塌災情,有護樹團體認為是樹木修剪不適當及移植所造成,台中市政府表示虛心接受,建設局今天下午召開樹木委員會擴大會議,邀請護樹和公民團體代表參與討論,持續廣納意見,希望訂定可長久的植
樹修枝、樹木登錄和健康政策等相關規範。
目前建設局已全面展開行道樹的養護機制檢討,透過樹木委員會運作,從樹種選擇、植栽樹穴改善,研訂種樹手冊到例行的減災修剪、樹木風險評估與健檢,都將逐一落實改進,未來工作重點包含:一、選擇適合行道樹種;二、高風險樹種移植及棲地改善;三、訂定標準移植及修訂修剪技術規範,希望有效保護台中市的綠資源。
建設局指出,歸納蘇迪勒颱風行道樹折損原因包含樹種選擇不當、植穴設計與種植不良、防災修剪方式及頻率不佳及缺乏健康管理機制,建設局已訂出不同人行道及中央分隔島空間尺度人工基盤條件,種植適合原生樹種,原則上人行道(含退縮空間寬度)在二公尺下不種樹;同時,歷經二次樹委會討論,將採適地適種且適合中部區域、不具根害樹種為原則,來擇訂適用行道樹的樹種。
建設局也同時執行「台中市行道樹移植作業規範暨提升樹木管理品質計畫」,透過委辦計畫來修改人行道及中央分隔島等種植規範,修訂台中市行道樹種植及移植標準作業程序,檢討行道樹種植及移植單價及工項合理性及修改修剪規範,並藉此建立樹木健康檢查機制。
另外,有媒體報導市府將移除轄內八公尺以上的危險樹種,建設局也指出這有所誤解,此次風災行道樹折損以黑板樹最為嚴重,約占百分之三十一,市府針對斷根切根過、且根部已有病徵,或有中空腐朽倒伏風險的黑板樹,才列為優先處理標的。
對於有立即危險性或根部已有腐朽菌感染者等移植成活率不高,不具有移植條件者,則將直接移除,並將透過災害準備金,來改善樹穴太小及樹穴基盤環境。
建設局為配合森林法修正,樹木登錄、造冊管理需要,明年度也已編列預算辦理建置行道樹資訊GIS管理系統,盼透過這一整套營造安全、友善基盤環境,推動行道樹政策相關事務及加強行道樹資訊公開。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1.02.15
台中延續性之福利服務補助不中斷2017.12.20
中市辦種子教師培訓強化兒少保護知能2016.12.18
東亞奧會主席宋魯増到訪台中2018.06.22
台中啟動荔枝收購加工2016.01.21
太平替代役男赴頭汴國小關懷學童2017.08.15
中市鼓勵普渡祭祀紙錢集中燒2011.07.27
台中中區舉辦模範父親表揚大會2011.06.15
台中刷卡搭公車加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