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屯大毅履幸福社區落實垃圾減量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5.07.27
台中市北屯區「大毅履幸福」社區設有完善的資源回收設施及標示、廚餘堆肥區、雨水回收系統及太陽能光電板等節能減碳的綠建築設計,社區每年省下並賺入約十七萬元收入;經台中市政府環保局評定符合「回收讚A級」要求,為轄內資源回收模範社區。
「大毅履幸福」社區住戶數一百九十六戶,以台中市一至五月每人每日垃圾清運量0.398公斤,以一戶四人推估每日產生的垃圾量約312公斤,換算體積相當約1560公升(以5公升垃圾包裝滿約1公斤計),但該社區僅使用一個660公升容積的垃圾子車暫存全部住戶所產生的垃圾。
環保局指出,該社區資源回收室寬敞明亮,內部規劃分類項目細達到二十六項,井然有序的分類設施搭配明顯清楚的標示,有助於民眾落實資源回收分類及垃圾減量工作,經評定符合「回收讚A級」要求,具備完善且標示清楚的垃圾分類及資源回收設施、環境整潔、張貼資源回收標語等;同時也達到A+級要求,另含3項以上特殊作為:志工組織、堆肥廚餘、運用再生品等,將進一步由專家學者評鑑後公開表揚。
社區主委表示,社區推動垃圾減量及資源回收工作後,每年替社區省下並賺入約十七萬元收入,其中八萬元為垃圾減量所省下的清運費用,九萬元為資源回收變賣收入,社區內的廚餘堆肥成品供空中有機菜園自用,也販售給建設公司的「幸福農場」,除可降低垃圾量,也可增加社區收入。
環保局表示,社區是推動資源回收工作最主要且最重要的體系之一,仰賴社區住戶的配合與落實,近年來,多數社區回收站已由早年的被動輔導改善暫存場所,進步為主動引領社區居民參與回收工作,甚至自發性成立回收志工協助分類及宣導。
另外,社區也導入「志工存摺」概念,讓每位參與服務的志工可以累積服務時數,而服務時數可用於支付社區主辦的各項活動課程且享有優先參與權利,使得每位志工在分類及宣導工作上更投入且用心。
圖說:大毅履幸福-回收站牆面宣導分類。(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攝)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6.06.24
議員促建台中港遊艇碼頭實現雙港政見2013.01.26
台中新社櫻花季開幕2017.09.14
中市東亞青年盃田徑賽開跑2012.08.17
台中精密機械科創園區公設九月動土2009.05.05
K24傳奇再現2016.05.03
中市推廣綠色消費有成2008.07.28
中縣嚴防颱風災情2016.11.01
大安龜殼生態公園綠美化改善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