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家吳季如赴北龍形書墨展
台灣新聞網記者詹鶴淋/南投報導
2015.07.20
世居南投的書法大師吳季如,兩案三地藝文界喻之為現代張旭;書法創作過程中,以左右手書龍,前進新北市開展,受到兩地藝文界關注。
在造書法體型,盡性發揮是吳季如的創作,尤其以「筆不是筆」,吳季如認舷是手的延伸,能左右開弓寫出正反相對勢的龍,亦無須特別練習或安排;且,是「心神交會」、「得心應手」、「胸無成竹」之下自然形成。
他的「創新書墨作品,自即日起至8月9日止於新北市藝文中心特展室展出「龍行龍形-吳季如2015現代書法」展,展出作品豐富精采。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長林寬裕表示,「龍」形是內涵豐富的文化符號,華人獨特的一種文化象徵和徽記,現代書法家吳季如以筆墨藝術的獨特風韻,筆舞出姿態各異的13幅龍形作品,完整體現現代書法藝術所涵蓋之筆韻流轉、構架、哲學之意境,現代書藝創作傳達出中國文字的形美和字義深度,歡迎民眾親臨展覽一起感受。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主任陳冠君,則讚譽吳季如的書法作品,領略風游虛空之境,恣意大方揮灑,草書不拘泥於章法,象徵作者內心的自由,一種無邊界的自由,所行無礙。「龍行龍形-吳季如2015現代書法」,就延伸的意義而言,是象徵大自然的運行法則,是追求天地與人的和諧關係,天地寰宇無有方所,穿梭於萬物之間,剛柔並濟。
人稱鬼才的書法家吳季如是臺灣首位以一件書畫作品包圍美術館的藝術家,當時約500尺的巨幅創作,是在臺灣南投鄉間的產業道路上赤足揮毫完成的,前衛狂放的書畫許多民眾至今仍印象深刻,吳季如也曾運用絲瓜布、脫鞋等各種生活中的物品代替毛筆書寫創作,還有創意的將墨汁混加鹽巴、砂、洗衣粉、沙拉脫等,呈現出如雪花或結晶狀獨特的墨色效果,開創了書藝創作的無限可能!
此次吳季如以草地為桌,瀟灑意暢的完成十三件以「龍」為主題的創作,墨暈中隱約可見草地留下的紛錯痕跡,作品精采妙趣。
圖說:被稱書墨鬼才的龍形書墨家吳季如。(台灣新聞網記者詹鶴淋/攝)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20.09.16
信義分局舉辦校園安全座談會與在地學校一齊保護未來主人翁2024.04.21
南投縣文化局博士局長林榮森 連任南投縣五顯友心會理事長2007.12.28
謝長廷到南投拉票2014.04.12
職訓豐年祭日月潭登場2012.01.19
新春年假遊集集共享親子樂園2012.05.05
溪頭至杉林溪纜車BOT案第二場說明會2012.07.23
魚池十一股溪流域實施一年封溪護漁措施2010.03.24
南投選委會:縣議員李增全病逝無需補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