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久不癒小心肺癌上身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5.07.10
咳久不癒小心肺癌上身,軀體立體定位放射治療,用於早期肺癌成效佳。
八十歲的蔡姓老翁,是一名抽菸已經四十年的老菸槍,四十年來每天都會抽最少一包菸的量;最近出現咳嗽症狀,且會咳出白痰,也沒有發燒情形,家人以為是小感冒,帶至診所看診,拿藥吃了近三個星期,卻不見咳嗽好轉,家人帶至童綜合醫院胸腔內科看診。
電腦斷層掃描發現患者右肺有顆一點五公分的腫瘤,經細針切片檢查後,確診為鱗狀細胞肺癌第一期,癌細胞沒有轉移淋巴,但因為病患年邁,體力不佳,無法進行手術與化學治療。
因此轉由放射腫瘤科進行治療,主任葉啟源評估患者病症後,安排進行顱外軀體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BRT),經五天療程後,肺癌得到很好的控制,經追蹤九個月後,腫瘤已經消失而且沒有復發,目前僅需每三個月回院追蹤一次。
葉啟源表示,早期的肺癌並沒有特殊的症狀發生,通常出現的都只是一般呼吸系統疾病所共有的症狀(咳嗽、痰血、氣悶、胸痛等),很容易被患者或家屬所忽視;如個案家屬能夠有所警覺,咳嗽過久都沒有好轉跡象時,就應該到大醫院進行相關檢查,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葉啟源指出,以前傳統放射治療,患者可能需要花近二個月的時間,進行近三十至三十五次放射治療才能完成整個療程;顱外軀體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BRT),是結合立體定位放射手術(SRS)及3D影像導引放射治療技術,針對體積較小的腫瘤以單次較高劑量的放射線照射,藉由精準的病灶定位,給予腫瘤會有效的破壞,提高治療的效果,也避免傷害周圍的正常組織,使用SBRT治療技術,可以減少癌症病患每天往返醫院的舟車勞頓,患者身心壓力也會比較小,可以得到較好的生活品質。
最近童綜合醫院也引進了真光刀系統(TrueBeam),因為系統整合了動態同步影像擷取、呼吸調控、移動調控的自動化智慧型直線加速器,其中的門控系統能夠偵測腫瘤移動,進入治療靶區時才釋出放射線,讓治療準確度更精準。
預期九月投入臨床使用後,搭配顱外軀體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技術,將更有助於縮短每次放射線治療所需要的時間,強大完善的整合性放射線治療功能,也將給予病患更好與舒適的治療過程。
葉啟源呼籲,SBRT這項技術並非適合各類癌症病患,目前僅對於原發性早期肺部及肝膽單一病灶之惡性腫瘤治療效果較佳;因此當病患有這類治療需求時,應和主治醫師仔細溝通是否適合其個別特殊情況,討論具體的診斷、預後和治療所可能產生的副作用,訂定出屬於病患個人的治療計劃。
圖說:主任葉啟源與真光刀系統。(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攝)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5.03.20
中彰投簽署中台灣觀光發展推動委員會2015.10.22
台中市府污水審查表格簡化2016.08.23
修平科大辦機械製造業技術教育聯盟交流2015.04.11
有拜有保庇許志豪金榜題名2013.10.04
窮苦子弟勇奪糕點比賽冠軍2022.03.08
用團隊的力量 打贏肝癌大里仁愛長庚合作聯盟2009.06.17
霧峰整治車籠埤 后溪底兩條排水系統2016.03.13
豐原慈濟宮辦考生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