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竹客來食樂客家飲食文化體驗熱鬧登場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路竹區報導
2015.07.08
「落來坐,食杯茶」,高雄市80名路竹區民眾興奮喊著剛學來的客家話,同時賣力的擂茶,歡笑聲洋溢;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在蓮花颱風遠揚後,今天如期在高雄市路竹區竹西里活動中心舉辦「客來食樂-客家飲食文化體驗活動」,行政院南部中心執行長江玲君到場同樂。
江玲君表示,客家人因應環境生活,造就特有族群性格及客家飲食文化,南部中心透過客家飲食文化講座結合DIY體驗,融入文化傳承與教育意義,期推廣客家文化之美。
體驗活動由行政院南部中心、客家委員會主辦,講授客家飲食文化,實作客家擂茶,輕鬆做出客家好味道,推廣客家飲食普及家庭;路竹區竹西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洪徐月芬等在場。
講師黃慧貞教導製作客家擂茶,與會親子興緻高昂,躍躍欲試;擂茶為招待客人茶點,擂即「研磨」,以陶製擂碗將茶葉、芝麻、花生等多種原料以擂棍磨成粉,加入冷熱水沖泡攪拌均勻成濃稠糊狀飲用即可;各分組民眾賣力的擂,並飲品擂茶,歡笑聲滿檔。
黃慧貞說,客家人研發成功或客家文化獨創茶品,如膨風茶又稱「白毫烏龍、椪風茶、東方美人茶」、酸柑茶、柚子茶、柚香茶等,源於客家人勤儉惜物天性而創出,也最能反映客家精神與風貌。
她指出,客家先民靠山吃山、墾荒種茶,從「逢山必有客,無客不住山」,到適應環境逐漸演變為「逢客必住山,逢山必有茶」,源自中原的客家人不僅傳承飲茶習尙,生存所在山坡地也較適合開闢茶園所致。
黃慧貞表示,日據時期茶葉是臺灣外銷主力之一,當時300家領有執照製茶工廠,客家籍就佔逾七成;至今許多客庄茶農和製茶工廠依然堅守崗位,讓客鄉茶葉代代飄香,並守護千百年來別具特色的客家茶文化。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8.01.16
高雄市女警娃娃「聯繫卡」正式和市民見面2015.06.18
中鋼榮獲第18屆傑出光電產品獎2015.05.15
台中捷運案中鋼結構提說明2014.04.18
陽明高雄海洋探索館Show環保享優惠2018.12.17
加工區推動智慧服務2016.11.21
愛滋個管有成 中國組團前往小港醫院交流2016.07.03
10噸位以上漁船進入漁港得填寫卸魚聲明書2024.04.01
孩子半夜「酷酷掃」爸媽好心疼 醫提過敏三級預防:從媽媽懷孕就要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