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公車專用道上路比半套式BRT更好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5.07.07
優化公車專用道於八日正式上路,部分市議員到公車專用道市政府站表達意見,交通局長王義川表示,對於市議員的建議與批評市府都虛心接受,過去的BRT政策已經無法達到國際BRT標準,因此才改成優化公車專用道,透過運旅時間調查與Vissim軟體模擬,未來台灣大道上的公共運輸與私人運具的行車效率都會提升。
BRT專用道將於八日革新為優化公車專用道,300號至308號幹線公車也將同時上路,未來行駛專用道的公車數量將從每日四百二十六班次倍增為八百五十五班次,且民眾從火車站到清水、梧棲、大甲等海線地區,不用再中途轉車。
然而,有部分市議員在公車專用道市政府站,對優化公車專用道提出建議,並呼籲民眾一同監督優化公車專用道。
對此,王義川表示,對於市議員的建議與批評,市府都虛心接受,他強調,過去的BRT政策已經無法達到國際BRT標準,所以市府邀集各領域專家,籌組體檢小組,經過一至二個月不斷的開會,並分析各種可行方案,決定將BRT專用道革新為優化公車專用道,將比「半套式BRT」更好。
王義川指出,評斷優化專用道,應該用科學的方式討論,因此市府已著手調查專用道上路前後,台灣大道上機車、汽車、公車與雙節公車的使用者運旅時間,也利用專業交通軟體Vissim模擬台灣大道的行車效率,結果顯示預期整體路廊路口效率均提升,尤其慢車道成果更為明顯。
該局用客觀的數據證實優化公車專用道上路後,行駛台灣大道上的公共運輸、私人運具的使用效率都提高,且專用道空間也獲得有效利用。
王義川說,市府研考會曾於三月間發布民調顯示,僅不到三成的市民搭過BRT,僅有百分之九市民支持繼續興建其他五條BRT,更有近七成市民支持將現有的BRT車道改為優化公車專用道。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3.02.21
清水地政所測量拖半年引發民眾不滿2015.10.06
立委參選人違規於辦公廳造勢依法處置2017.08.23
大里國民運動中心委外經營 2020正式營運2013.07.02
中市議員建議市府籌設養老村2009.04.19
飢餓三十飢餓勇士大會師小隊輔招募2014.09.27
啟動台中創意生活之都 文化發展新航線2014.02.17
小四學童拾金不昧獲表揚2011.04.09
台中胡志強出席磺溪書院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