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峰農會輔導農友水稻自然農法耕作有成
台灣新聞網記者黃永順/霧峰報導
2015.07.02
除了一般的蔬果能夠採用自然(生態)農法耕作方式之外,現在連水稻也可以沿用此方法了,由霧峰區農會輔導九位農友種植香米成功,有助於未來的水稻耕作方式邁向新境界。
今天傳來好消息,已有消費者準備預約訂購,而農會理事長魏敏昭就預先訂購好幾包要贈送給親朋好友一起分享。
「[阿罩霧自然農」未來準備用這個品牌行銷,農會推廣股長詹志雲說:不過,目前市面還沒有正式上市,可能十月份農會辦理促銷活動時統一正式上市,預期這種自然(生態)農法耕作方式生產的香米,物稀為貴,將成為當下最夯的搶手貨。
霧峰五福里一帶,阡陌農田,田疇綠野,一望無垠,水稻成熟時金黃色稻穗,迎風飄展,蔚為美觀,構幟一幅富麗農村的景象,這也是全國出產香米最精華的地區。
股長詹志雲說,農會選擇在這裡,以保證價格方式與九位農友合作訂立契約,從今年二月開始整地,插秧,灌水,施用綜合有機肥等田間管理作業,以及何時收割等,農民完全要按照農會的行事曆統一作業,絕對嚴格遵守不使用化學農藥、殺草劑的規定。農會也會不訂期派員抽查。
其間,農會理事長魏敏昭,總幹事黃景建也很關切,經常聯袂到田間去巡查,及給予農友鼓勵一番。
魏敏昭說,這種與一般水稻耕作方式不同的栽植法,因不能噴灑殺草劑,田間會長出雜草,非常突兀,極不雅觀,附近農友也看在眼裡投下異樣的眼光,有人更質疑其是否成功?
熬過了四個月,五甲地農田稻米終於順利成熟收割。雖然在稻米產量比不上一般的栽植法,但是省下不少的農藥費用與人工成本,還是很划算。同時最大優點是消費者可以食的安心,多一層保障。
霧峰農會指出,現今保護地球已成為全球性的重要議題,消費者逐步形成了「節能省碳」、「食物里程」等概念,加上健康與安全的意識抬頭,發展出所謂的「地產地銷」、「健康存摺」、產銷履歷制度等等的概念。為此,農會率先輔導農民自然(生態)農法耕作方式種植香米,希望以霧峰為起點,歡迎民眾一起來支持這項友善安全耕作的農業。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4.02.18
太平長青學苑銀髮族爺爺奶奶歡喜開學2018.07.03
食水嵙溪防洪有成台灣白魚復育良好2010.10.10
中縣國慶升旗典禮暨國慶鐵馬行活動2018.01.19
中科企業附設幼兒園開園2008.06.09
馬英九邀厄瓜多爾兒童來台作客2018.03.28
出國旅遊救人命童綜合護理師獲表揚2011.01.01
『溫暖的心(新),衣(一)生相隨』---許獨居長輩一件溫暖的外套2009.04.29
小小攝護腺 肥大問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