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7
Sunday
16:08

男性更年期調理體質也能凍齡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5.06.18
男性初老提早,留不住春天?男性更年期有徵候,如果調理體質也能凍齡。 一名四十三歲的陳姓患者,因為行閨房之樂時無法展現雄風,導致夫妻失和,自己也因此沮喪又憂鬱,試了很多偏方也都沒有成效,最後到醫院看診,以求解決性功能障礙問題;經抽血檢查,確定患者睪固酮過低。 朋友介紹到童綜合醫院中醫科看診,經醫師陳建雄診斷,患者出現多汗、怕風、遇風頭痛、乏力、大便散軟、肥胖、舌淡胖齒痕、脈無力,是為氣虛體質,開立中藥材進行調養身體,在中西藥配合使用下,半年後睪固酮指數已恢復正常。 陳建雄指出,患者的表現症狀是進入了更年期;更年期是一種自然老化的過程,男性也會有更年期症候群,並非女性專屬,只是男性的變化過程較緩慢,很多人以為它是一種自然老化的過程,所以初期常常被忽略,進而錯失保養的時機。 根據台灣男性學醫學會所做的「男性健康管理研究」,六百五十位四十至八十歲男性中,有高達八成的樣本具有睪固酮低下症的症狀;而國內知名健檢中心二0一三年的年度調查也指出,三十五歲以上男性有超過五成出現老化現象。 陳建雄表示,在古書記載,男性發育與「八」的倍數有關:「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二八(十六歲),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五八(四十歲)腎氣衰等,八八則齒髮去、五藏皆衰等」,以中醫觀點來看,男性更年期屬於中醫「腎虛」的範疇。 當男性步入四十歲之後,腎氣漸衰,此時體內分泌的男性荷爾蒙(睪固酮)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少,當減少到某個程度時就會出現一系列的症狀,也就是男性更年期症候群,好發年齡大約在四十至七十歲之間,因此四十歲前後是男性邁入初老很重要的階段,如果此時適度的調理,可以延緩和減輕更年期症狀。 臨床也發現一些不到四十歲的初老男性,因工作過勞和生活壓力影響,產生憂鬱、失眠、煩躁、焦慮、胃疼、腰疼、掉髮等症狀,情志出了狀況,心態消極,身體開始出現衰退跡象進入更年期,提早老化。 男性更年期大致歸類有十大徵候:一、性能力降低;二、體力消退;三、情緒不穩;四、熱潮紅、盜汗、失眠、易緊張;五、身體毛髮日漸稀疏;六、肌肉組織變得柔軟無力;七、乳房逐漸增大;八、腹部及腰、臀部脂肪增加;九、睪丸有漸萎縮現象;十、骨質疏鬆,變矮,容易扭傷、骨折。 陳建雄說,男性更年期的發生比女性晚約十年,睪固酮的分泌速度,在三十歲之後每年會減少百分之一至二,一旦下降到某個程度,就會導致相關器官功能出現障礙,因而產生熱潮紅、心悸、盜汗等症狀,甚至可能會延續五到十五年中醫防治的最終目標,是為延緩男性荷爾蒙下降的速度,而已發病者,則減輕其更年期症狀所帶來的不適感,提升其生活品質。 陳建雄指出,體質和疾病因素都會影響男性睪固酮的流失。任何的體質偏差,使身體處在不平衡狀態,會影響睪固酮濃度、加速男性荷爾蒙下降的速度,因此步入初老階段,調整體質偏差是較重要的。 體質偏差分為:濕熱體質,氣鬱體質,痰濕體質,血瘀體質,氣虛體質、陰虛體質、陽虛體質等。體質過度偏差會引起身體的諸多症狀,加速退化只是某一項症狀,導致男性睪固酮水平快速減少,調整體質偏差,只是希望讓年紀不大的族群提升自主分泌荷爾蒙的濃度,如果年紀太大,荷爾蒙分泌功能近乎衰竭,這個時候補腎才比較重要。 雖然腎虛為男性更年期的根本原因,但是,並非每個人都適用補腎藥物,須由專業醫師辨證論治,如果是濕熱、氣鬱等體質,服用補腎藥物後,有可能會導致症狀加重。 而隨著年紀越來越大,男性荷爾蒙低下明顯,且合併精神委靡,惡寒,四肢冰冷,腰膝痠軟,小便多且清長等顯著的腎陽虛症狀,才適合服用補腎壯陽的藥物。 另外,在疾病方面影響睪固酮快速流失的因素,如:年齡增長,高血脂,糖尿病等,則先針對疾病本身尋求改善後,才能再依體質循序處理。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