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公車專用道九條幹線服務升級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5.06.07
優化公車專用道將於七月八日上路,台中市政府交通局推出300至308號等九條台灣大道幹線公車行駛於專用道上,行駛班次倍增,候車時間縮短一半以上;此外,交通局「台灣大道彩繪幹線公車車體徵件活動」成績也出爐,由「台中好玩」作品奪得首獎,將成為專用道上所有公車車體的設計意象,成為台中市「城市移動地標」。
台中市政府於七日在市政大樓召開「台灣大道幹線公車路線記者會」,由市府交通局長王義川說明未來優化公車專用道九條幹線啟動機制,並公布未來專用道上所有公車車體將塗裝意象。
王義川表示,優化公車專用道上路後,將有三項特色,第一,300至308號公車會全程行駛於專用道上,不會進入慢車道,每日總行駛班次將從現有的四百二十六班次增加至八百五十五班次,候車時間縮短一半以上,也有班次會開到海線,未來海線民眾可一車直達市區,免除在靜宜大學轉車的不便。
第二,過去BRT雙節公車並未停靠台灣大道一段(原中正路),未來將增加六個停靠站(原子街口、中華路口、仁愛醫院、第二市場、彰化銀行及第一廣場站);台灣大道上除原本便已停靠的車站與新增的車站外,站與站間的小站,將由慢車道上的公車補足。
第三項特色是刷卡改成上下車刷卡,這是台中市民最習慣的刷卡方式,市府已和客運業者協調,雙節公車將裝五台刷卡機器,單節公車三台,以便民眾刷卡。
王義川也表示,公車在原BRT藍線路段的車站每站皆停,但出了藍線後,需要民眾招手攔車才停,而未來將增加的六個停靠站(原子街口、中華路口、仁愛醫院、第二市場、彰化銀行及第一廣場站),也需民眾招手攔車。
媒體關注未來班次增加倍,會不會塞車?王義川表示,目前看來專用道上的公車是空的,未來增加一倍只是在空檔中插入班車,增加班次後經計算最尖峰時將會二分鐘一班車,以目前評估來看,是可接受的範圍;且未來一個車站可容納四輛單節公車,也會與客運業者訂定行車規則克服問題。
交通局指出,300號為原BRT藍線,並整合規劃301號(原86號)、302號(原150號)、303號(原83號)、304號(原88號)、305號(原168號)、306號(原169號)、307號(原57號)、308號(原87號),九條幹線公車均可抵達台中火車站至靜宜大學沿線各站,其中302號可直達機場、303~304直達清水、305行經清水後直達大甲、306~308直達梧棲。
此外,交通局所舉辦的「台灣大道彩繪幹線公車車體徵件活動」已出爐,最終由「台中好玩」作品奪得首獎,由廣告設計師鄭先生贏得五萬元獎金;「台中好玩」作品設計串連台灣大道上各著名景色。
包括路思義教堂、白海豚站體、風力發電、高美濕地等,用輕鬆活潑的方式,帶領民眾漫活台中,因此一舉奪魁;未來台灣大道的所有公車,都將以「台中好玩」的設計意象做整體識別塗裝。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4.08.08
胡志強:張家祝請辭是國家的損失2018.08.14
中市女高中生校內墜樓不治2008.05.16
興農推出頂級肉粽大胃王PK賽2014.06.30
胡志強:大安港媽祖園區從文化與觀光出發2016.10.07
童綜合醫院歡慶重陽百歲嬤笑咪咪2009.09.17
公所贈送二手衣予梨山國小2011.08.23
中市長至豐原慈濟宮向縣糕餅公會致意2018.04.11
中市利用3D檢測技術為茄苳樹王健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