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創3E管理營建工地總體檢
台灣新聞網記者蔡鳳敏/雲林報導
2015.06.04
針對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過高,為有效降低PM2.5來源之一的營建工地揚塵,雲林縣副縣長張皇珍率領環保局同仁,以Wifi錄影監視系統及無人載具UAV,搭配電子化查核表單,結合3種E化系統,稽核雲林科技工業區開發工程(石榴班區)公共設施工程。
張皇珍指出,據資料統計,新申報工地數量已由99年3407件,激增至103年4268件,成長幅度高達25%,也增加雲林縣PM2.5的排放。
另依環保署推估雲林縣全縣PM2.5排放量為3311噸/年,其中營建工程PM2.5約占12%,達381噸/年;縣府針對PM2.5除制定禁燒生煤石油焦自治條例外,對於各項污染來源也制定了管制作為,特別針對營建工地進行稽查。
張皇珍表示,3E管理是全國首創之舉。由於營建工地件數逐年增加,而環保局稽查人員人力有限,要達到確實有效之視察監督恐心有餘而力不足。
因此,3E管理可減少人力資源支出、縮短工時之產生、立即統計並回報實際情況,管理人員可及時作出因應處理對策,達到全面監控之效用,再配合營建工地道路認養定時灑水,減少粉塵飛揚之情形發生。
張皇珍說, Wif設備設置在工地出入口,可確實監督車輛離開工地是否確實清洗輪胎及車體、車斗是否確實覆蓋帆布且下拉15公分、出入口道路是否有髒污、工地有無落實各項污染防制措施或揚塵污染,確保粉塵不離開工地。
其次,UAV可從空中俯瞰工地,監看大面積裸露地污染防制措施設置情形、土堆及物料堆置是否確實覆蓋、車行路徑鋪面是否符合管理辦法規定、開挖及回填等操作實況;最後電子E化查核,共包含10幾個項目,可即時拍照、記錄、上傳至環保局,避免記錄錯誤之情形發生,兼具時效性。
環保局表示、為能維護縣內空氣品質,近年除透過營建工程勤查重罰外,亦推動重大工程專案管制、工地裸露地鋪設稻草蓆及圍籬綠美化等措施,大幅地降低了營建工程的污染及陳情案件(近三年降幅達50%)。
今年度環保局為能更進一步加強監督營建工程施作所造成塵土逸散污染問題,將針對境內區域開發、河川疏濬等大型工程,透過3E系統,辦理營建工程全區總體檢,可泯除營建承包商僥倖心態,落實相關法令規範,逐步改善工地揚塵污染,共同打造工地環保形象。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4.02.21
無毒洋蔥直接生吃安全又健康2018.10.18
雲林國際農業機械暨資材展20日登場2010.04.19
2010年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庚寅年遶境進香2022.08.21
林內鄉紅透台灣夏日木瓜產業活動熱鬧登場2011.08.05
雲縣林內鄉、二崙鄉、崙背鄉農會獲農金獎2008.08.30
國民黨雲林縣青工會2013.02.07
斗南分局連續偵破六合彩賭博案2021.04.16
全中運在雲林—草地音樂會暨主題曲舞蹈比賽頒獎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