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六府文路人行環境滯洪改造
台灣新聞網記者蔡鳳敏/雲林報導
2015.05.28
斗六大潭地區為雲林縣治中心所在,周邊有雲林科技大學及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具備完整的行政、文教及醫療中心之機能,為斗六都市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縣長李進勇前往勘查,針對該區人行環境設施老舊、綠帶不連續及門戶意象不明等實質環境等問題,指示興辦府文路人行環境滯洪改造工程,改善斗六門面,提昇市民生活品質。
李進勇表示,斗六市位於山地與平原交界,易有水患發生,若範圍內之基地保留相當比例之透水面積、設置適當規模的滯留池,使超過之逕流量能在一定時間內滲入地下,除可減緩地層下陷外,亦可降低暴雨所帶來之災害。
對於府文路、公園路之改善,除辦理一般道路景觀改善外,並將「水」的未來變化一併考量,透過計畫改善府文路一帶整體景觀,藉由透水及保水設施的規劃與設計,減緩地表逕流及涵養地下水,並做為未來環境改善之示範計畫。
另將建構連續性的林蔭街道系統,提昇園區景觀美值、整合分散的開放空間,提高使用效率以及塑造地方特色,整頓老舊人行環境設施,提供市民優質的生活空間。
城鄉發展處長陳東松表示,該計畫範圍位斗六市公園路、府文路所形成之帶狀空間,為雲林縣衛生局、斗六市衛生所、斗六市戶政事務所、斗六地政事務所、雲林縣復健青年協進會、社福大樓等所構成之外部空間,總面積約0.52公頃 ,人行道全長約為200公尺。
改造工程鋪面以透水性混凝土連鎖磚為材料,增加步道之穩固性及透水性。將雨水過濾、貯留再利用,並收集屋頂雨水,排入水撲滿,收集雨水存至地下組合式透水箱中,作為噴灌之用。工程經費約1500萬元,近日即將辦理工程招標。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7.10.17
肢端肥大症 籲提早治療2021.09.03
萬安44號演習 人車不管制、不疏散避難2024.04.01
雲警宣導團識詐不停歇 優秀青年攜手反詐騙2014.07.24
雲林農博生態園區藝術季8月2日登場2020.03.13
保護第一線清潔隊員 垃圾車加裝消毒系統2008.03.06
雲林縣長到西伯里向銀髮族默默為鄉里奉獻2024.06.01
雲林縣警察局首創戶外警察節慶祝活動 「雙B送愛心 雲警享溫馨」別開生面2025.06.26
「來口湖有口福」 雲林縣口湖鄉優質漁產品宣傳記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