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棲大排魚體死亡清理並送驗查原因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5.05.12
針對梧棲大排發失魚群死亡事件,台中市環保局獲報後立即派人前往處理,十二日持續派遣人力機具接續清理作業,環保局也將持續派員加強該大排沿線稽查、巡查作業。
環保局指出,梧棲大排上游承受沿線住家生活污水及事業廢水,因受上、下游水閘門開啟時機及氣候因素(如天氣炎熱) 影響,河段內基流量或溶氧量不足即易發生魚群死亡情況;此次死魚分布範圍自大興橋水門處開始,向下游延伸分布至臨港路水門,全長近三千六百公尺,初步估計死魚數量近千尾,魚種以中、大型吳郭魚為主。
環保局也分析,現場量測下厝橋溶氧僅0.1 mg/L,低於一般魚類適合生存之溶氧量(2 mg/L),初步判定該河段上游水位過低或溶氧量不足導致死魚,將採集魚體送驗分析,後續將依水質及魚體檢測結果再行探討是否有其他可能致死原因。
環保局於接獲通報後已緊急調度相關人力及機具,自上游大興橋死魚分布較密集處開始向下游清理,因當天水位較低,現場有淤泥易陷入問題,無法派清潔人員直接進行清理,並向民間調用橡皮艇進行清理,橡皮艇又因水位低而數度擱淺,致使清除作業較為困難,十一日共計清理河段達七百公尺,清理死魚三百公斤。
環保局表示,清出的死魚會立即由梧棲區清潔隊進行清運焚化,以免異味產生影響環境衛生,十二日上午持續派遣人力機具接續清理作業,清晨因颱風外圍環流影響降下大雨,魚體多沖至下游臨港路水門處,改由該水門續進行清理作業,預計傍晚前可完成相關清除作業。
環保局指出,梧棲大排常於天氣炎熱、旱季缺水時期、或上游未有水源補助及因上下游閘門水量調配需要,導致部分河段基流量與水中溶氧量不足而發生死魚事件,將持續派員加強該大排沿線稽查、巡查作業,遏止不法事業偷排或偷倒污染物行為外,水利局也將會視狀況機動調控閘門,以維持部分河段基本流量。
圖說:環保局雇工清理死魚。(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翻拍)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1.10.04
王陽明及瑞莎代言天梭自動潛水腕錶2014.10.06
議員期許胡志強讓后里花博美夢成真2015.01.29
大安農會推出認證工廠香腸2011.01.05
中山工業區計畫於十三日辦公開展覽說明2017.10.06
花都藝術季打造台中藝術文化品牌2008.05.19
配偶於年度中死亡以書面申請查調2017.02.26
台中廉航營運中心開拓亞洲旅遊市場2017.09.07
中國籍油船越界遭罰鍰後驅離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