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麻木小心是糖尿病神經病變
台灣新聞網記者蔡鳳敏/雲林報導
2015.04.15
令人印象深刻的廣告台詞,「阿嬤被孫女騎腳踏車壓過也不知道痛」、「都火災了阿伯因為腳麻而走不了」,這些都是典型的糖尿病神經病變症狀。
斗六成大醫院糖尿病內分泌科醫師陳沛吟表示,超過一半的糖尿病患在罹病十年時就已經有神經的病變,經常會有刺痛、麻木或燒灼感,而有些人的症狀則是對冷熱、震動、位置的感覺消失或減弱。
除此之外,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的症狀其實也是糖尿病神經病變,例如:異常出汗、頭暈低血壓、心跳增快、消化不良、頻尿或失禁等。
而當糖尿病人有神經病變時,常常也伴隨有腎臟病變或視網膜病變,因此, 即早發現並積極控制血糖是治療的不二法門。
神經內科醫師簡崇曜表示,有別於傳統神經傳導檢查,「定量閾值測定」可更早檢驗出糖尿病神經病變。簡崇曜說明,周邊神經可大致分為大神經與小神經,而糖尿病神經病變往往先影響小神經,導致輕微感覺遲鈍,一段時間後連大神經都壞死,主要感覺都會喪失,甚至出現如燒灼、觸電般的疼痛。
傳統的神經電生理檢查是測試大神經的傳導速度,因此患者還在小神經病變階段時可能無法驗出異常;此外,這是經表皮用電刺激較深的神經,對於觸電敏感的患者無法忍受。
「定量閾值測定」是針對小神經檢查,項目包括冷熱感覺、震動覺、壓覺及觸覺,而且會根據個人感覺閾值調整刺激大小,疼痛不適感就比較小。「定量閾值測定」更早診斷出糖尿病神經病變,患者更有機會即早積極控制治療血糖。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21.12.23
家扶太鼓聲中點亮8米高聖誕光樹點燈燦爛輝煌2025.01.08
台塑集團與紅十字會攜手送暖捐贈慰問金關懷低收入戶迎春節2008.06.13
低污染車輛使用節能減碳宣導2015.05.05
邊唱歌邊拉K警臨檢查獲2020.10.23
老婦人農田走失 斗南警方與救難協會平安尋獲2022.02.11
酒駕修法加重處罰規定 雲警取締酒駕零容忍2013.11.25
用十八釐米看見斗六商圈的新魅力2015.05.16
33文創格子舖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