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麻木小心是糖尿病神經病變
台灣新聞網記者蔡鳳敏/雲林報導
2015.04.15
令人印象深刻的廣告台詞,「阿嬤被孫女騎腳踏車壓過也不知道痛」、「都火災了阿伯因為腳麻而走不了」,這些都是典型的糖尿病神經病變症狀。
斗六成大醫院糖尿病內分泌科醫師陳沛吟表示,超過一半的糖尿病患在罹病十年時就已經有神經的病變,經常會有刺痛、麻木或燒灼感,而有些人的症狀則是對冷熱、震動、位置的感覺消失或減弱。
除此之外,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的症狀其實也是糖尿病神經病變,例如:異常出汗、頭暈低血壓、心跳增快、消化不良、頻尿或失禁等。
而當糖尿病人有神經病變時,常常也伴隨有腎臟病變或視網膜病變,因此, 即早發現並積極控制血糖是治療的不二法門。
神經內科醫師簡崇曜表示,有別於傳統神經傳導檢查,「定量閾值測定」可更早檢驗出糖尿病神經病變。簡崇曜說明,周邊神經可大致分為大神經與小神經,而糖尿病神經病變往往先影響小神經,導致輕微感覺遲鈍,一段時間後連大神經都壞死,主要感覺都會喪失,甚至出現如燒灼、觸電般的疼痛。
傳統的神經電生理檢查是測試大神經的傳導速度,因此患者還在小神經病變階段時可能無法驗出異常;此外,這是經表皮用電刺激較深的神經,對於觸電敏感的患者無法忍受。
「定量閾值測定」是針對小神經檢查,項目包括冷熱感覺、震動覺、壓覺及觸覺,而且會根據個人感覺閾值調整刺激大小,疼痛不適感就比較小。「定量閾值測定」更早診斷出糖尿病神經病變,患者更有機會即早積極控制治療血糖。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0.04.21
雲林故事館 「警察阿姨說故事」2024.11.19
雲林首座寵物葬區啟用九老爺追思生命園溫馨的寵物長眠2008.11.29
斗南形象商圈協會舉辦在地人關心在地事2012.06.22
雲林辦百人粽葉飄香慶端午關懷低收入戶2008.06.26
2008台灣旅遊金賞獎2023.12.11
晁宇科技 送關懷像太陽般溫暖家扶的親子2021.02.20
八十情牽鄉里回顧展許月芳文觀處展覽館展出2024.07.05
劉建國顧好農水路就是顧好農業與農業部長陳駿季會勘農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