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激素催熟鳳梨恐性早熟?農試所:報導不實
台灣新聞網記者黃永順/霧峰報導
2015.04.15
有關媒體「激素催熟鳳梨!吃多恐性早熟」的不實報導,農業試驗所與香蕉研究所為恐以訛傳訛特別說明指出,該則新聞報導中所述目前鳳梨果實甜度高是因為使用生長激素,其實是不正確的說法,因為使用生長激素不會提高鳳梨甜(糖)度,反而會降低甜(糖)度。
而且,植物生長激素與動物生長激素完全不同,實在不應混為一談。此外,香蕉催熟及果軸白帥帥與催熟藥水無關,民眾可以安心食用。
農試所表示,鳳梨使用植物生長激素不但不會提高甜(糖)度,反而會降低甜(糖)度。台灣鳳梨果實糖度高酸度低的主要原因,主要是鮮食鳳梨品種改良的結果,同時由於今年因暖冬與氣候乾旱的影響,也是導致鳳梨糖度較往年上升的主要原因。
在早年鳳梨罐頭外銷加工時期,曾有在原料果上使用生長激素藥劑的情形,當時使用的原因為可增加果實周徑與提高水分含量,但缺點為果實甜度(可溶性固形物)與酸度因而下降。
至於可否依據鳳梨果實之果心大小與果目外觀,作為是否使用生長激素的判斷呢?其實鳳梨果心大小與品種特性、植株大小及生產季節有關,例如台農17號金鑽鳳梨即屬大果心品種,故果心大小與有無施用生長激素不一定有關係。
而且,促進植物生長的激素種類與動物生長激素種類完全不同,實在不應混為一談。
有關目前國內香蕉商業化催熟方法有兩種,其一是使用乙烯發生器讓「酒精」脫水轉變為「乙烯氣體」來催熟香蕉;或是使用「電石(電土)」加水產生「電石氣(乙炔氣)」催熟,絕無利用催熟藥水的方法。
此外,香蕉果軸及果皮變黑是一種自然老化的正常現象,為防止果軸變黑,通常在果軸修整時使切口平滑,在販賣前把變黑的部分切除,果軸即不會呈現變黑情形,因此果軸白帥帥絕對與催熟藥水無關,民眾可以安心食用。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1.05.10
台中醫師成功進行保乳手術2012.07.20
霧峰清潔隊長蔡金明調任捐鞋助弱勢族群2016.06.06
抽查市面寵物食品動保處:全合格2010.11.02
弱勢戶無力負擔房租與電費縣府協助申請2013.07.22
台中市議員關注追加減預算編列問題2017.05.28
台中雙捷匯聚崇德文心G6帶動區域發展2012.07.22
台中-蔡炳坤重申職業足球隊重要性2012.11.08
全民運總統獎盃獻給台中市長胡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