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農會推廣魚菜共生
台灣新聞網記者黃永順/太平報導
2015.04.08
太平區農會近來推廣「魚菜共生」,這是一套結合養魚與種菜的食物生長系統,魚為蔬菜提供營養,蔬菜則為魚過濾水源,各取所需,互惠共生,尤其適合一般家庭養殖觀賞魚,並有青菜可食用,吸引許多民眾的興趣。
太平區農會表示,「魚菜共生」是一套包括動物、植物及微生物,模仿大自然的生態循環系統,其原理很簡單,魚水經水泵送到有硝化作用的蔬菜水耕池,硝化細菌將魚的廢水分解成植物需要的養份,是一套簡單的生態平衡系統。
而「魚菜共生」的好處是,不需要土壤,只要很少的水及土地面積,而供應水泵的電力,可使用太陽能或風力等乾淨的再生能源,而相較於過去傳統的土耕農業,這套「魚菜共生」只需百分二至五的水,除植物吸收和蒸發之外,幾乎無需加水,也因為水循環的關係,不用擔心會忘了澆水而造成植物死亡。
農會表示,這套「魚菜共生」的體積可大可小,家裡只要有適當的陽台或屋頂都可以適合養魚兼種菜,而且這種有機栽培方式,只要過程中使用到農藥,小魚很容易死亡,迫使農民必需全程禁用農藥。
而這種的方式栽培的蔬菜,植物在水裡面比在土壤更容易吸收營養,生長速度可快一倍,種植密度則是土壤的四至六倍,總產量與土壤種植相比可多出十倍。
此外,這套系統沒有雜草、病蟲害,不需要耕田、施肥、堆肥、灌溉,更無需利用各式機械進行農耕,可大幅減少人工及成本的付出,農會近來正透過四健會大力推廣。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8.05.22
 中市研議KTV與夾娃娃機法規適用標準2011.05.21
 大甲第二公有零售市場舉行落成啟用典禮2014.11.14
 農友感謝市議員楊永昌催生再生稻補助2018.11.07
 大里杙市地重劃啟動2012.06.10
 全國學生文學獎2013.09.21
 韓籍郵輪台中港外海失動力2014.09.26
 議員關心中科空氣品質問題2012.12.10
 台中衛生局補辦預算引發議員關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