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全面啟動各項抗旱機制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5.04.02
水情持續告急,市府全力抗旱,台中市長林佳龍前往福田水資源中心視察,強調市府為延緩台中進入第三階段限水,已全面啟動各項抗旱機制,除整合七十九口水井、三十六處工業水井,更為民眾找到每日十五噸的飲用水,未來將進一步打造台中成為「大水庫」,全力儲備水源;他也呼籲市民多利用回收水進行澆灌打掃,與市府共同攜手抗旱。
林佳龍表示,為因應這次嚴重旱災,先前已成立抗旱應變小組,召集超過十次會議及視察,由於台中日前已進入第二階段限水,市府全面啟動抗旱機制,其中,福田水資源中心是台中抗旱重心,市府已在三月三十日與中央部會簽訂合作意向書,待相關設施建置完成,每日將有十三萬噸放流水供工業區使用,保留更多自來水供民生使用。
林佳龍指出,市府不僅積極規劃福田水資源中心作為台中的小水庫,還要打造台中成為大水庫,台中地質多為礫石層,擁有較佳保水功能,為讓水資源循環再利用及補注地下水源,已在大里仁化工業區滯洪池埋設十九支礫石樁,加速雨水滲入地下含水層,全力儲備水源。
林佳龍說,目前德基水庫蓄水量不到一半,最多用到五月底,呼籲市民提早做好節水工作,延緩台中進入第三階段限水,務必做最壞的打算,最好的準備,市民可攜帶容器到福田水資訊中心取回收水,作為澆灌打掃使用,共同節省自來水用量。
水利局長周廷彰表示,為積極因應第三階段限水發生的可能性,各單位已加強整備,祭出五大抗旱措施。
首先,啟動抗旱水井,現已整合七十九口水井,並由環保局同步檢測水質,確保用水安全,預估每日可提供六點八萬噸緊急用水;再者,回收再利用水資源,福田水資源中心每日回收水約七萬噸,石岡壩水資源回收中心每日回收水約四千噸,均可供非人體接觸使用,例如澆灌、沖洗。
周廷彰指出,市府也再利用工地地下水資源,提供三十六處營建工地水井,供民眾取用;而臺糖滯洪池約有四萬噸水量,透過QWater淨水設施,每日約可提供十五噸飲用水,供六千人使用;最後,為使民眾迅速取得最新抗旱訊息,更推出水情APP程式,除納入限水、停水資訊,也將整合臨時供水站及緊急載水點等情報。
水利局呼籲,水利署推廣的「節水36計」、「十大省水好習慣」、「省水小撇步」,都是很好的省水措施,大家應共同努力節約用水,攜手對抗旱災,民眾可下載台中水情APP,即時掌握水情及抗旱最新資訊。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1.12.25
台中東區公所舉辦政令宣導暨寒冬送暖活動2011.12.19
台中童綜合醫院獲創造就業獎2022.01.05
「普利共好商城」年貨網購節開跑2009.06.26
水利署推水再利用再生水模廠計畫帶頭跑2016.06.20
志工媒合平台標案市府:一切依法辦理2016.08.26
一家五口大鬧醫院全遭起訴2011.09.07
大里人口月底破20萬 第20萬新生兒有獎2009.02.28
朝陽科大知識在轉角 開幕 打造優質學習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