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T藍線改優化公車專用道7月8上路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5.03.23
藍線BRT歷經近三個月的體檢,市長林佳龍於二十三日宣布,自七月八日起,BRT藍線將改為「優化的公車專用道」,提供給雙節公車與一般公車行駛,配合顏色統一的識別系統,將成為台中公車路網中的「移動城市地標」,屆時也會配合十公里免費公車政策上路,並調整公車路線,建構全新的大台中公車路網,而計畫中的BRT工程可省下二百八十億元預算,將投入台中市大眾運輸系統發展所需經費。
市長林佳龍在市政會議中指出,現行的藍線BRT沒有獨立式的專用路權,缺乏絕對優先號誌,行控中心也無法與車輛及車站進行三方通話,並不是真正的BRT,所以沒有「廢與不廢」的問題,事實證明BRT藍線的建造與營運是失敗的,只讓少數人稍加便利,卻造成更多市民不便,並造成台灣大道上交通肇事率增加。
林佳龍綜合BRT體檢小組提出的第三及第四方案,將BRT藍線改成「優化的公車專用道」,未來直行台灣大道的公車將可行駛在專用道,白海豚造型車站則在驗收改善後,繼續作為公車候車站使用;雙節公車即日起在不減少車班的前提下全面檢修、分批進廠,只要確定安全無虞,仍然可以繼續上路。
林佳龍指出,優化公車專用道方案將與十公里公車免費政策一起於今年七月八日實施,市府也將與客運公司重新商討路權分配,以原BRT專用道為主幹,建構大台中公車路網,因BRT而停駛的台灣大道往海線公車也將復駛;原慢車道公車除少數位,全部移入專用道,屆時專用道上公車班次將加倍,候車時間從目前平均每五分鐘一班,將縮短為平均二分半鐘一班。
林佳龍說,百分之三十原先行駛於慢車道的公車移入專用車道後,可把慢車道的空間還給機車族和汽車駕駛,包括計程車在內,而未來行駛在專用道上的公車,將有一致的外觀視覺設計,以便乘客辨識,無論單節車或雙節車,將成為台中新的「城市移動地標」。
有關財政方面,林佳龍表示,目前BRT藍線已支出的二十二億元費用,市府不會讓錢白花,包括車站、雙節車等設備在確定安全無虞後,仍將繼續使用,優化方案可為市府省下二十億元以上支出,加上尚未上路的五條BRT的二百六十億元預算,共可省下約二百八十億元,以二百八十億元的經費,市民絕對有權享有更好的大眾運輸系統。
林佳龍期許藉由BRT的優化方案,確保搭乘雙節公車的乘客得到更好的服務,提高大眾運輸專用道的使用效率,也保障台灣大道上汽機車族群的安全,並且改善台中的公共運輸體質,未來更將讓偏鄉地區都有便捷與免費的公共運輸,以縮短城鄉及世代差距。
林佳龍也表示,台中需要結合台鐵、捷運、公車與公共自行車的「複合式大眾運輸交通網」,而他也會為台中量身訂做,善用既有的路線或工具,結合成未來台中市八大轉運站,讓市民不管在哪裡,都可以快速、平安抵達目的地。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3.06.05
亞洲青少年舉重賽大里高中羅楹湲摘三金2018.07.09
台中市府設街友就業中繼站2015.02.09
太平區太平路開闢工程完工2014.04.24
市議員陳本添:鄰長任用應建立明確制度2009.08.05
霧峰鄉長林海清領隊作社區境外觀摩2018.08.12
刷花博卡進出公有停車場享五折優惠2011.10.11
台中市打造秋紅谷計畫預計明年二月完工2011.09.03
台中市長胡志強主持南區大慶活動中心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