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跨區再利用起跑環境督察總隊帶頭衝
記者張俊夫/中市報導
2007.12.20
廚餘跨區再利用起跑,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帶頭衝,環保署環境督察總隊呼籲家家戶戶一起來回收廚餘,將廚餘回收製成堆肥,以具體行動關懷環境、愛護環境。
環境督察總隊總隊長張晃彰表示,環保署自90年度起推動廚餘回收再利用工作以來,廚餘回收量由當年的每天80公噸,提昇至今年平均每天1,812公噸,相當於省下2座900公噸的垃圾焚化廠處理量,成效卓著,為我國垃圾分類回收,資源永續再利用,展現出亮麗的成績單。
張晃彰說,廚餘回收後的再利用方式,主要為高溫蒸煮養豬,這部份約占77%,其次是堆肥,約占22%,其它包括製成乾飼料養雞、社區再利用則占1%。他說,目前各縣市公告回收的廚餘類別,主要是針對養豬廚餘;對可以用來堆肥卻不適用來養豬的廚餘,如堅果殼、蛤蜊殼、榴槤殼…等及修剪的花草樹木,除了部分縣市有回收之外,大部分尚未回收再利用,關於這部分由家戶產出可供堆肥再利用的廚餘,估計每天大概有2,000公噸,如果能夠回收再製成有機堆肥,每年可製成18萬公噸,價值22.5億元的有機堆肥,用於美化環境及種植蔬果,確實可讓廢棄物「化腐朽為神奇」。
他指出,為加速推動各縣市回收堆肥廚餘及解決各縣市(鄉鎮市)回收的廚餘及其半成品製成有機堆肥的後續「通路」問題,環保署正規劃利用民間既有堆肥處理設施餘裕量與專業堆肥技術,解決各縣市廚餘堆肥設施的不足,並將原需焚化處理的廚餘轉化為有用的優質堆肥,這種由政府負責回收,再交由民間處理的合作模式,除減少政府的重複投資,創造民間與政府「雙贏」。他透露,目前環保署正緊鑼密鼓的辦理共同供應契約招標作業,預定於明年甄選出具有處理設備與能力的民間廠商,屆時將可有效提高各縣市廚餘及半成品的標售價格,降低處理費。
環境督察總隊呼籲家家戶戶一起來回收廚餘,將廚餘回收製成堆肥,張晃彰說,這不但是關懷環境、愛護環境的具體行動表現,民眾在家做好廚餘分類,再交由清潔隊回收運至堆肥場製成堆肥,更可以垃圾減量,讓廚餘有機物回歸生長的大地,以「生生不息」的循環再利用方式,讓國內的廚餘全部轉化為有用資源,共同為守護美麗的家園而努力。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1.06.29
2011夏季表演藝術季 藝文中心熱鬧登場2011.05.17
大墩文化中心 城市神話謝東山油畫創作展2009.07.10
霧峰新地標公所廣場「 歷史捲軸」裝置2015.03.25
環中夜市違法營業裁罰並強制拆除2009.07.17
1元店家大集合 輕鬆遊台中2011.09.24
台中慶祝建國百年辦花與茶饗宴2015.03.09
可望創紀錄台灣燈會至少吸引600萬人2008.12.31
議員黃國書書法首展 驚艷各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