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紀念228事件追思會
台灣新聞網記者陳祐堂/台中報導
2015.02.28
為紀念228事件六十八週年,市長林佳龍前往大里國光公園主持「和平紀念追思會」,與受難者家屬追思228事件中喪生的英靈。
林佳龍表示,將深入整理228事件與白色恐怖的歷史,讓更多人瞭解228的歷史與意義,並把「自由、希望」的精神找出來,並傳承下去。
今年228和平紀念追思會於大里國光公園及東區東峰公園等二地舉行,市長林佳龍、民政局長蔡世寅、文化局長王志誠、社會局長呂建德、消防局長蕭煥章、立委何欣純、市議員李天生、張滄沂、何敏誠、張芬郁及大台中228協會理事長廖苓惠、台中市228關懷協會理事長邱阿權等人,一起出席國光公園的追思會,與受難者及家屬一起祝禱祈福、獻花,並於祈福樹掛上祈福卡及白色絲帶,象徵以「自由、希望」帶給社會正面、溫暖的力量。
林佳龍表示,歷史的苦難可以原諒,但不能被遺忘,228事件讓許多人受到影響,歷史的發生有其原因,要避免悲劇再度發生,這是要從歷史中學習的課程,才不會讓犧牲者失去意義,舉行紀念追思會也是讓後代的子子孫孫瞭解228事件,讓美麗的寶島不要再發生如此的悲劇。
林佳龍指出,228事件是當時台灣整個世代的精英與人才受到迫害,由於歷史的真空讓當時的人不敢去想、不敢去問,現在要把「自由、希望」的精神找出來並傳下去,因為每個人都有思想與言論的自由,最近的太陽花學運帶動新一波青年人對社會的關懷,顯示歷史不死,這樣的精神會承繼下去。
活動邀請到作曲家詹宏達演唱與詩人路寒袖(即文化局長)共同創作的歌曲「耳空內的蟲聲」,獻給228事件的受難者及其家屬。
而詩人吳晟現場朗誦詩作「和平宣言-致楊建」, 道出台灣日治時期新文學作家楊逵因228事件入獄,楊逵之子楊建積壓在心裡的鬱悶,以及所有政治受難者本人及家屬的所承受的重擔。
楊逵因為一篇六百多字的和平宣言,卻換來漫長十二年的免錢飯,真的是世上最昂貴的稿酬;林佳龍表示,市府也將推動楊逵文學紀念園區,而台中文學館也將落成,明年四月開幕的第一個主題展覽就是展出楊逵的作品以及一生的事蹟,他留給台灣社會最大的資產就是「壓不扁的玫瑰」這樣的精神,因為台灣人要做自己的主人,過去威權統時代錯誤的史觀都要重新去檢討、調整,這就是轉型的正義。
楊逵的兒子楊建也到場,他表示,今年三月十二日是父親楊逵逝世三十週年,屆時將舉辦活動來紀念、追思。
林佳龍也指出,228事件發生時,台中有支全國唯一反抗當時國民政府的民兵「二七部隊」,很高興與高齡九十四歲的部隊長鍾逸人再度相聚,鍾先生曾表示「活下來的力量,是為了見證歷史」,還有許多228的歷史都沒有被探討、發表,所以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要進行更多口述歷史的紀錄,因為這段歷史不但是台灣人的苦難也是資產,他身為中壯年代的一份子,承繼歷史的洪流,不僅要感恩上一代的犧牲,也要讓更多下一代瞭解228的歷史與意義。
林佳龍也許諾,任內會深入整理228事件與白色恐怖的歷史,並於今年十二月十日國際人權日發表第一份市府所出版的228事件口述歷史,明年也會以更多的預算與資源來規劃紀念追思活動。
會後媒體詢問,台中市在轉型正義的過程中對於威權時代留下來的銅像要如何處理?林佳龍表示,社會在反思的過程中,對於過去威權時代的造神運動開始去解構,也會對統治者進行檢視,這是一個正常的過程,也是轉型正義的一部分,而政府除了要去神像化,不要做威權統治膜拜外,也要建立以人民為主的史觀,才是一個比較健康的做法。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5.02.09
周崇琦接任大里區公所區長2013.10.09
中市高美濕地生態教育推廣2013.05.02
達文西手術摘除扁桃腺幾乎無痛楚2015.05.25
動物之家認養活動6月1日開跑2009.10.22
霧峰鄉公所調整龍恩學童清寒獎助學金定存2018.01.04
童醫院打造健康職場獲特優金點獎2012.07.26
作家袁瓊瓊811霧峰以文圖書館登場2018.02.12
哀悼花蓮震災中市府新春團拜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