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防水保固認定爭議多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4.12.16
有消費者向台中市消保官申訴,防水手機帶往泳池戲水使用故障,送回原廠檢查,廠商認為應是消費者記憶卡蓋防水橡膠沒有精確密合,判定是人為因素,無法保固。
消保官表示,消費者要帶著防水手機下水前,一定要先行閱讀說明書,確認相關防水要件是否均已完成,業者也應在說明書或使用手冊中敘明防水等級,善盡告知的責任。
台中市有消費者帶著宣稱具有防水功能的手機,前往泳池戲水,放入水中沒多久手機即無反應,送回原廠檢查卻被判定是「人為因素」,無法保固,廠商於申訴協商時表示,經檢測該消費者的手機試紙呈粉紅色,符合IP55和IP58防水標準,且從機板狀況觀察,只有靠近SD記憶卡插槽附近有水漬痕跡,應是記憶卡蓋防水橡膠沒有精確密合。
消保官謝明謙表示,使用防水功能手機,首先須確認自己手機的防水等級,不同的防水手機有不同的防塵、防水等級,防水電子產品的使用,必須在機器孔蓋完全密合的狀態下,才能具備認證標準的能力,下水前須先確定封條沒有任何異物沾粘、孔蓋確實密合,只要一根頭髮或一粒沙子都會造成防水失效。
同時下水使用期間,也不要任意開啟孔蓋,另外隨著防水產品的年紀變長,還得注意封條有無劣化出現變硬破損的現象,例如有些防水相機就希望使用者一年就更換一次密封膠條,以確保防水性。
謝明謙指出,當防水手機進水時,廠商會先利用儀器進行檢測,確認在孔蓋完全閉合的情形下,手機是否仍具備認證的防水防塵能力,如果確認手機的防水防塵能力仍然有效,就會排除是產品本身的瑕疵,再來就會藉由機板上的水漬或腐蝕痕跡判斷進水路徑,若確定為消費者使用上的人為疏忽,未完全閉合機器孔蓋導致進水,消費者就無法請求廠商應負起產品保固責任。由於防水手機畢竟是精密電子產品,消費者還是盡量避免水中使用為宜。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6.08.14
市府函請中央放寬登山投保資格2014.02.14
警察掃街宣導獲得民眾認同2011.01.08
女子見汽車沒熄火私自開走被捕2011.01.01
台中一市府舉辦跨年晚會2012.09.12
台中勞工局將介入紅景天積欠薪資事件2008.07.01
統聯75路公車延駛至太平市路線今天通車2016.06.06
借鏡桃機淹水林佳龍促清泉崗機場升級2018.03.06
改善東海火化場設施市府辦說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