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發展論壇胡志強:永續發展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4.12.16
東海大學於十六日起連二天舉辦「二0一四第五屆海峽兩岸區域發展論壇」,市長胡志強在會中提出區域治理是顯學,不要在台中只想著台中,要想中台灣,如果港台閩粵能夠有垂直與水平的發展,前景一定會很宏觀。
東海大學自民國九十八年舉辦海峽兩岸區域發展論壇,今年是第五屆,主題為「協同創新與永續發展」。東大校長湯銘哲指出,東大面積一百三十四公頃的校園有一百公頃是森林,是個非常綠色的學校,東大推行最有特色的計畫「Glob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 on Society and Environment」,團結校內學生和老師朝向「綠色博雅」的主軸去發展。
東大校長湯銘哲在會中致贈胡志強有關東海歷史的一本書「東海風」作為紀念,並誠摯邀請胡志強到學校擔任榮譽講座教授。
這場論壇聚焦「協同創新與永續發展」,市長胡志強與會表示「永續不是政策選項,而是人類的共同依歸」,永續發展是一個城市非做不可的事。
胡志強表示,很多國外都市發展教授非常反對用政治疆界決定經濟管理和區域發展,十三年前他擔任台中市長時就提出一個概念叫「區塊發展」,中國大陸也採用這個觀念,而當時全世界經濟能力動量最高的是大東京、其次是大紐約、再來是大上海。
胡志強認為,區域治理是顯學,不要在台中只想著台中,要想中台灣,這個概念在每個地方都是如此,他還曾提出廣東、福建、香港與台灣應該成為一個經濟發展區塊,如果港台閩粵能夠有垂直和水平的發展,前景一定會很宏觀。
另外,兩天的論壇中也將談到「長青」,胡志強有感而發表示,社會在年輕人身上投入的資源最多,但對於銀髮族的照顧,是否有足夠的托老所,至少能在每個里有個據點。
談到低碳,胡志強則指出,聯合國的京都議定書在二00五年生效,而台中市的個人排碳量一年平均三點七公噸,低於京都規定的四點二噸,雖然市民人口越來越多,經濟發展也越來越好,但要努力做到經濟好、人口多、生產力強,但垃圾要少。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6.08.04
規劃東豐快速道市府:採衝擊最小替代方案2017.05.08
中市回收廚餘與稻稈發電 推動綠能生態園區2016.09.07
一個路口有20人孔蓋 議員:地下化2008.10.25
阿罩霧音樂季讚霧峰好山水2010.12.15
冷底體質 抗寒過冬2010.03.05
電信應用大賽開跑總獎金高達500萬2008.05.26
霧峰鄉民代表對於公所行事強烈反彈2012.03.01
台中放送局春季開放時間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