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健科醫師:保持挺胸縮小腹改善下背痛
台灣新聞網記者蔡鳳敏/雲林報導
2014.11.21
一名25歲男性病患,上班時常要扛重物,長久下來,扛重物的身體右側(腰部)位置會疼痛,有時甚至覺得疼痛感會往前移到腹部位置,於是來醫院求診。
經過檢查後,發現是腰椎旁肌拉傷,經藥物及復健治療後疼痛逐漸改善;之後建議持續做肌力強化運動,如此才能徹底改善長時間負荷扛重物而造成的肌肉問題。
成大斗六分院復健科醫師連偉志表示,「腰酸背痛不是病,痛起來是真要命」這句話一語道破曾有過急性下背痛患者的心聲。
在平常舉手投足、一舉一動,似乎是那麼的自然,怎麼也不會想到在下一刻會有那麼大的變化,「做甚麼都會痛!」有些患者甚至連最基本的呼吸,也會引起刻骨銘心的疼痛。
下背痛說真的並不是病,它只是一種症狀,是人類從爬行進化到站立走路所須付出的代價。
連偉志說,「隨時保持挺胸縮小腹」是他常提醒下背痛病人的口頭禪。根據文獻統計全世界人口有八成以上的人曾經有過下背痛,顯示這種症狀發生在現代是非常的普遍,而發生原因除了少部分是因內科疾病。
如:消化道潰瘍或腎絞痛(腎結石)引起外,大部分是因日常生活姿勢不良、過度的使用、外力傷害(摔跤、滑倒)或脊椎關節退化引起。
其中不良的日常生活姿勢佔了大多數,它們會使背部承受不正確的外力拉扯,導致背肌過度負荷而引起下背痛。所以為了預防下背痛,最好的方法不外乎是避免不正確的姿勢、平常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尤其是鍛鍊背腰部的肌肉,加強耐力與柔軟度。
連偉志提醒,腰椎旁肌不適引起的疼痛,除了肌肉本身的問題之外,也容易與下列病症產生混淆,如神經根病變、內臟疾病、關節炎、韌帶拉傷等,所以有腰椎旁肌疼痛的患者,還是要請醫師檢查過後才可判斷真正病症。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3.08.22
東和員警處理車禍查獲夫妻檔逃逸外勞2008.12.12
呷芋仔好味飄香暨農特產品展售活動2018.04.18
迎接全中運 雲林授旗爭佳績2015.08.06
順手牽羊竊木材警徹夜調監視器逮嫌2021.03.08
雲縣警局溫馨歡慶國際婦女節2022.08.27
斗六市舉辦志工誓師大會宣揚「維護家園整潔」2010.07.13
虎尾警辦青春專案2022.07.09
臺大雲林分院與北加州臺灣工商會暨醫學會簽署備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