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7
Sunday
01:43

林佳龍:積極主動維護台中珍貴的文化資產

台灣新聞網記者陳祐堂/台中報導
2014.10.07
台中市長候選人林佳龍於七日與議員吳敏濟等人,前往大甲區梁宅古宅拜訪,林佳龍表示,大台中合併後有許多重要的文化資產需要受到市府重視及保存,然而胡志強團隊的努力卻不足。 他說,如能順利當選市長,將更積極主動維護台中珍貴的文化資產,以文化保存做為市地重劃的優先指導,避免在市地重劃中,毀壞聚落古蹟或文化景觀的情形發生。 林佳龍與議員吳敏濟、楊典忠、市議員候選人林素真,到大甲參訪百年古建築「梁氏古宅」,大甲頂店的梁宅是台灣中部現存幾座規模宏大且保存完整的傳統宅第之一,興建於西元一九一四年,建立距今約一百年,佔地約一千四百坪。 林佳龍表示,梁宅古宅具古蹟保存價值,承續著先人創業精神,也將是後人保留下珍貴的文化財,未來也將積極主動維護台中珍貴的文化資產,讓聚落古蹟或文化景觀得到妥善的保存。 林佳龍指出,梁氏古宅是大甲的三大古宅之一,相當佩服在梁家子孫的搶救維護之下,才能有機會看到百年的歷史建築的風貌,相對於霧峰林家的大家閨秀,大甲梁宅可以說是小家碧玉,不管建築、雕塑、整體的空間,都是台中珍貴的歷史文化資產。 為了有效保存這座難得可貴的傳統建築,梁家四房的第四代,比菲多食品公司董事長梁家銘,以私人之力在二○一一年委託知名建築學者李乾朗,進行修復與再利用的研究計畫,梁家銘表示,日前也將研究成果集結出版「梅鏡傳芳」一書,除了紀錄古宅的歷史及樣貌,希望未來能夠朝向書籍出版中的記載,完整進行古宅的維護及修復。 梁家銘表示,對市長候選人林佳龍有相當高的期待,也希望未來他當選之後,能夠為台中甚至台灣貢獻更多的文化政策,至於古宅的保存與維護是否遇到困難,主要是家族間的整合的部分是最重要的,古宅是家族的榮耀,也希望台灣民俗文化的保留與發揚,未來在國際上能有地位,這是目前很大的動力。他也期望古宅往後能夠永久保留並可以再利用,讓民眾參觀後,對台灣的文化能有榮耀感。 梁家銘指出,二○○八年於古厝中進行了保護鋼棚搭設,目前也正著手「台灣梁氏比美公脈下宗親會」的籌備,希望未來除了能夠透過宗親會凝聚親族間情感之外,也期望能夠整合親族間的意見,進行古宅的修復,達到申請列入歷史建築的共識。 林佳龍提到,歷史文物及古蹟的保存相當重要,很敬佩梁家銘對於歷史建築的重視,市府這十三年來對於台中市文化資產維護不力,如曾在清朝嘉慶道光年間被列為「彰化八景之一」且曾有「龍井觀泉」之稱的「龍目井」,日前就遭民眾發現,該處水池造景乾枯,甚至淪為民眾的曬衣場,市府與國產署卻互踢皮球,先前台中市南屯區的市定古蹟「瑞成堂」,因位在重劃區的道路用地,而遭到當地重劃會蓄意破壞,也是市府維護古蹟不力的案例之一。 林佳龍說,未來若當選市長,將仿效英國,設置文化資產保存信託基金,以二至四億元的預算規模,協助公部門文化資產,推動文化經濟永續再利用,另一方面,私部門擁有的文化資產,則可協助委託NPO組織進行文資再生產。 另外,林佳龍提到,為求依法建立信託基金及委外經營辦法,將也推動「文化資產信託及再利用辦法」自治條例,全面檢視大台中文化資產價值,並且推行「亞洲文化資產交流城市聯盟」,建立台中市和亞洲各城市進行文化外交,增進國際城市的文化內涵,並推動國際文化觀光的實質進程。 林佳龍也表示,將更積極主動保存大台中合併後之文化資產,如中社遺址、市定古蹟台中州廳應主動提報國定古蹟等,先前在市地重劃中毀壞聚落古蹟和文化景觀,未來也應以文化保存做為市地重劃的優先指導,並推動增設大台中城市文化博物館,包括遺址、古蹟、聚落與文化景觀及文物收藏,以博物館補現地保存之不足,並且提供研究和教育推廣之責。 圖說:林佳龍(左二)等人聽取梁家銘介紹家族古宅。(台灣新聞網記者陳祐堂/攝)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