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龍宣示總合交通治理改善塞車路段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4.10.02
台中市長候選人林佳龍與議員楊典忠、何文海,及曾任警政署交通組長與台北市交通大隊隊長的何國榮、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運輸物流管理學系主任王義川,在環中路與五權西路口舉行「提出改善五大塞車路口方案記者會」。
林佳龍宣示,將導入總合交通治理概念,透過交通管理手段的優化,再搭配土地利用與都市計畫的調整,將在一年內改善台中市五大交通瓶頸路段(環中路、台灣大道、文心路、五權西路、中清路),提升行車速度百分之十五,未來每年也將改善二十五個易肇事路口,四年內完成一百個易肇事路口的安全係數提升。
林佳龍指出,塞車一直都是台中市最大的民怨,城市中塞車不是單一路段的問題,也不是單一路口的號誌或車道重新配置就足以應付,光靠一個交通局獨木難支,市長更不能置身事外,必須以總合交通管理為上位概念,透過交通局、交通大隊、都發局、地政局、建設局、重劃會及工業區廠商等不同介面的整合,從人口分配、通勤動線、商業行為、工程規劃等多面向同時著手,才能徹底解決。
林佳龍說,親自主持每月一次的「道安會報」是市長的法定職責,市長胡志強今年一月到八月,一次都沒有出席,連帶相關局處首長的出席紀錄都不佳,每當首長無法出席,指派的代理人還時常更換,等於整個市府對台中的交通問題都在「狀況外」,如此將市民的交通大事視若無物,也難怪台中市的交通問題不斷惡化。
林佳龍認為,要實踐總合交通治理,必須以「道安會報」為管理平台,由市長親自主持會議,並要求市府相關單位主管親自出席會議,他承諾當選台中市長後,除了將親自主持「道安會報」,也將盡速成立「易塞車路段交通改善小組」,就主要瓶頸路段之交通管理措施、周邊土地使用改善及工程結構不良等因素,提出全盤的行動治理策略。
林佳龍請到曾為台北市解決塞車問題的組長何國榮做交通顧問,來診斷台中市易塞車路段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提出以導入總合交通治理概念,透過交通管理手段的優化的方案,若是胡志強市長覺得可行,他歡迎胡志強市長跟進採用。
以環中路與五權西路口為例,林佳龍指出,該路段會塞車的最主要原因就在於十字路口高達五個號誌時相,每次號誌轉換都浪費至少六秒的綠燈通行時間,五個時相輪流開關,每個號誌週期就會讓通行時間少了二十多秒,這就是塞車的主因。
此外,林佳龍也提到,該路段位於單元二黎明自辦重劃區旁,目前持續有大量容積進入當地,周邊空地將來都會成為高樓大廈,屆時勢必增加更多的交通流量,若要釜底抽薪,就要整合交通局、地政局與都發局、工業區等單位的能量,透過控管當地都市開發的總量,達到周邊交通管理的順暢。
何國榮表示,根據林佳龍交通顧問團隊所作的交通流量調查數據,該路口近期改善措施可以採取:一、環中路南北向禁止左轉,大幅簡化車流動線(現有號誌「三個時相減為一時相」);二、五權西路由東向西禁止左轉,五權西路由西向東佈設「兩個左轉專用車道」(號誌由「左轉保護時相」改為「左轉遲閉時相」,將可有效紓解高速公路進入市區車流)。
何國榮指出,整體而言,號誌時相總數將「由五個降至三個時相」,車輛通過此路口的等候時間,將可由現狀的平均要等兩個紅燈,變成一次紅燈就可以通過,至於左轉車的需求,將以在其他次要路口增設左轉時相的方式及提前引導車流改道來分流,如此一來,就能夠收立竿見影效果,有效解決此路口的塞車問題。
圖說:林佳龍(右二)提出塞車改善方案。(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攝)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8.01.24
春節前環保局暫停水質檢驗服務2016.05.20
大肚沙田路排水溝水色異常工廠是污染源2013.01.02
中市推動寒暑假及假日安心餐券2011.12.11
以植物纖維發酵提煉 成為生質市場的尖兵2014.09.15
議員質疑中央不支持台中半花博2014.07.11
新生兒髖關節脫臼延遲發現難矯正2012.01.06
台南市長賴清德為立委候選人郭俊銘加油2011.12.14
秘魯台灣醫線牽 象腿婦人慶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