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名米產地冠軍賽有助全國米質提升
台灣新聞網記者黃永順/霧峰報導
2014.09.17
農委會舉辦「全國名米產地冠軍賽」初賽成績揭曉,台中市霧峰區異外落敗,引起很多關心農業人士的詫異,此也充分證明了,農業是沒有辦法獲得常勝的,必需面對詭譎善變的氣候,及需克服許多 栽培技術與不能確定的變數。
霧峰區從民國九十一年起開始推廣栽植益全香米,從契約栽培面積七公頃到現在三百公頃,是全國面積最多。由於品質優越,具有芋頭香,晶瑩剔透每年參加農委會辦理十大經典好米競賽,均連連獲獎,因而聲名大噪,所產香米行銷國內外,以及國外市場。
今年因為異外的落選,霧峰區農會展開全面的檢討,希望明年能夠扳回一城。上午約有上百位農友與農會,農業專家就聚集一堂,共同的商討尋求應因對策。.
根據專家的剖析縷述米質競賽勝敗的關鍵通常因素,大致歸納幾點,第一;米質所含的蛋白質非常重要,如果蛋白質不理想,初選就被淘汰。而會影響蛋白質的因素又與施肥,灌溉,水稻的成熟與否,早晚收割有關。
第二,水稻整個栽培管理過程,包括插秧,施肥,灌溉,農藥使用管理,收割烘乾作業等環環相扣,密切關係。等於任何一個環節均不能疏忽。
第三,氣候也是佔有很重要的因素,所以也要靠老天爺的幫忙。
農業專家說,透過這項競賽的機制,能夠將本省的米質的提升,並提供生產優質米。同時也是從競賽中,等於稻米品質的檢驗,因此鼓勵農友多參加競賽,讓自己栽種的米免費檢驗。
「勝不驕,敗不餒」,霧峰區這次的名落孫山,雖一時無法確定原因,可是農業專家語重心長的說,水稻健康管理是重要因素,其次是農友參與競賽的熱情不能褪燒,要持之有恆,此不變的定律,供座右銘。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1.11.29
優人神鼓全新鉅獻世界首演2013.10.26
玉尊威士忌酒節在台中文創園區2014.03.07
中市第四分局強力執法遏制惡性併排停車2013.02.24
中台灣元宵燈會豐原藝術週熱鬧滾滾2014.03.13
昔日搶匪同地重施故技難逃法網2014.07.04
新舊豐原心鎖橋設置相關單位會勘後說明2014.06.11
警方搓破假綁架真恐嚇保住50萬2018.02.15
中市部份停車場除夕至初四暫停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