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教育力大調查進步幅度全國第一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4.07.27
「親子天下」雜誌公布二○一四年全國各縣市教育力大調查結果,台中市排名全國第三、進步幅度全國第一,其中,閱讀力、教學力面向分列全國第二、第三,成績大幅躍升。
副市長蔡炳坤表示,臺中市教育經費占總預算38%,為全國最高,可見市長胡志強對於教育的重視,原有縣市差距不但已經逐漸弭平,而且向上提升,而且從教育力的進步,也可顯現市府整體施政的提升。
「親子天下」於二十七日在台灣大學校友會館舉行記者會,公布今年全國各縣市教育力大調查結果,一、二名為台北市、新竹市,台中市、新北市並列第三,桃園縣、宜蘭縣分列五、六名,台中市由副市長蔡炳坤與教育局長吳榕峯、新聞局長石靜文,北上分享台中市在閱讀力及教學力上的投入與成果,新竹市長許明財、宜蘭縣長林聰賢、台北市教育局長林奕華、新北市教育局長林騰蛟亦受邀出席致辭。
蔡炳坤表示,台中市歷經縣市合併升格的整合期,在上次教育力大調查中排名第十九名,胡志強立即要求他召集所有相關局處,就每一個指標,逐一檢視哪些地方有改善的空間,讓縣市能夠同步提升,並提出「只增不減、逐年拉平」的原則,至今城鄉差距不但已經逐漸弭平,而且向上提升,對於今年台中市在全國各縣市教育力評比排名第三,感到十分欣慰,而且從教育力的進步,也看出整體施政的提升。
蔡炳坤指出,推動閱讀首先就要增加每人擁書量,市府推出「閱讀三三三計畫」,於今年至一○五年的三年內至少投注經費三億元購置圖書,原本希望至少提升至第三名,今年已達到第二名了。
再者,結合民間力量,與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合作,全市設置了三十三座「愛的書庫」,二十九個行政區均有,為全國擁有最多「愛的書庫」的縣市。
蔡炳坤說,台中市教師自行研發建置的「台中市閱讀線上認證系統」可說小兵立大功,提供近二萬本可認證圖書,累積認證題目超過二十六萬筆,使用人數已超過二千萬人次,透過八種Q版鳥類圖示做為進階榮譽標章,讓所有的孩子可以在閱讀的環境中,以「麻雀變身為臺灣藍鵲」做為自我期許,全面性提升學生的榮譽感。
第四,由教育局、文化局共同推動閱讀,除文化局四十五座公共圖書館外,正積極建置Reading Bar,目前已有二十二座,要讓台中「滿城都是Reading Bar」,隨手便能取閱圖書。
至於教學力方面,為讓教師不必擔心因少子化衝擊,受到超額問題威脅,市府在「減班不減師」原則下,於一○○至今年度編列預算四億六千三百五十萬元,一○三學年度國小教師員額編制提高至每班一點七人,高於教育部每班一點六五人標準,全國僅次於台北市一點八人,不但有效地降低國小代理代課教師人數,也讓台中市教師能安心教學,保障學生學習品質。
台中市全國首創由學校自主安排教師全面公開授課與同儕觀課,每學年進行一次公開授課、每學期參與二次同儕觀課,營造開放教室氛圍,並鼓勵教師自主組成專業學習社群,進行課程教材研發,不僅於全國教師創意教學媒體競賽蟬聯一○○至一○二年團體獎第一名,此外,台中市教師於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網發表自編教材、教案數達二萬一千六百六十七件,更居全國之冠。
親子天下總編輯陳雅慧表示,今年不但教改滿二十年,也是推動十二年國教的第一年,現在是國民教育轉型的十字路口,調查中顯示有七成公校校長有招生壓力、百分之八十四老師擔心成為超額老師、新一波小校整併潮即將展開,如何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獲得公平、優質的教育資源,避免煙火式政策,都是各縣市政府的在教育政策選擇必須予以考量的因素。
「親子天下」從二○一○年起,每隔兩年進行全台灣縣市教育力大調查,今年第三次進行調查,教育力調查的評分標準,從「政府投入和領導者滿意度」、「閱讀力」、「教學力」與「公平多元力」四個面向評比縣市的教育競爭力,對全台縣市長、老師、校長和家長代表發出上萬份問卷,並蒐集政府公部門統計資料,透過四十二個指標,全面評量各縣市在國民教育政策上的投入和教育競爭力的表現。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4.10.01
中市增加行政助理薪資盼起帶頭作用2010.10.18
中縣兩登山隊先後遭蜂襲多人受傷送醫2011.01.13
排隊買套幣顛顯症發作 嚇壞排隊民眾2007.12.30
健民國小學習農民種植蔬菜2012.08.23
台中興隆橋及無名橋進行預警式封橋2014.04.03
大里區北湖街單行道改雙向通行2009.01.16
前庭復健改善暈眩毛病2008.07.28
果菜量縮價揚可選用根莖類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