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吸引民眾參觀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4.07.20
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展出台灣史前最大的「麻糍埔大陶罐」等精彩文物,牛罵頭文化園區於本月起除週一休館外,全天免費對外開放參觀,目前更與自然科學博物館合作策畫「台中地層下的精采故事」,展出許多考古出土文物,吸引民眾前往參觀。
自然科學博物館主任屈慧麗指出,「台中地層下的精彩故事」展出內容包括麻糍埔遺址大陶罐、西大墩遺址三連杯、頂橋仔遺址束腰罐及巴圖形石器等,其中「麻糍埔遺址大陶罐 Big pottery pot of Mazipu」為現今發現台灣史前最大陶罐,其用途可能作為史前人類集水之用。
而三連杯是牛罵頭文化時期最重要的祭祀儀物,巴圖形石器則為營埔時期的祭祀儀物,這些遺址出土文物都是在台中市所出土的精采文物,非常值得前來參觀。
「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位處於台中市清水區鰲峰山運動公園,曾為日據時期神社及民國時期之國軍舊有營舍,目前園區館舍為舊有營舍修復再利用,出土陶器以紅、褐色繩紋陶為主,石器的類型常見的有斧鋤形器、石刀、石錛、石鏃、網墜、石片器、石核器等農、漁獵用具,園區可清楚見到清水地區先民們的拓墾史。
文化局指出,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2號、4號及5號棟規劃為展示館,展示內容包括牛罵頭地域的人文史跡、中部地區遺址內涵、牛罵頭遺址內涵及牛罵頭時期墓葬保存展示(TP3探坑現地)與南勢坑遺址文化層斷面展示,戶外景觀包括神社遺物石欄杆、石燈龍、石獅(狛犬)及舊軍營司令台、碉堡等休閒遊憩空間。
文化局表示,牛罵頭遺址是國內第一個以在地「牛罵頭」舊地名為「命名遺址」,包含至少四個史前文化層,依次為大坌坑文化層、牛罵頭文化層、營埔文化層、番仔園文化層,牛罵頭文化也是中部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的代表距今約四千五百年至三千五百年,營埔文化則至今約三千五百年至二千年,番仔園文化至今約二千年至五百年之間。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1.12.06
中132線道路顛頗不平建設局:盡快施作2011.07.23
中區全國供佛齋僧大法會將登場2014.05.15
熱油燙手無知覺小腦壓迫脊椎所致2016.10.29
中市捷運綠線圍籬幾近全數拆除2010.02.01
寧夏京劇團【海上生明月】2月2日中山堂2012.09.06
水利署水耘百年成果發表會逢甲熱鬧登場2011.07.05
霧峰區台三線乾溪橋改建工程施工改道展開2008.12.20
中縣咖啡評鑑比賽,芳香撲鼻,令人垂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