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強暢談興建BRT心路歷程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4.06.24
「二○一四幸福台中BRT論壇」於二十四日在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登場,吸引二百八十一位各界代表參加,市長胡志強擔任引言人,報告推動BRT的心路歷程及未來重大價值和意義,並語重心長地呼籲,任何理念在一個都市中推動,沒有市民的支持都是假的,希望民眾多利用公車,多利用BRT,享受便捷的交通。
台中市建置BRT系統,只需要捷運二十五分之一的興建成本,即可提供類捷運的高品質大眾運輸服務,為讓民眾更了解BRT,交通局舉辦「二○一四幸福台中BRT論壇」,邀請自然生態旅遊作家劉克襄等產官學者發表意見,提供建言,並由某報執行副總編輯張瑞昌主持,議員洪嘉鴻也出席。
胡志強表示,台中市經濟不斷發展,行政院公布五年一次工商普查,台中市全市生產毛額成長百分之四十五,每年至少成長百分之八點七,都是相當傲人的成績,但一個城市繁榮後,必須面臨房地產價漲、交通塞車等問題,愈來愈多各地民眾到台中消費,最嚴重變成大家所說的「心肌梗塞」,若不妥善因應,到時台灣大道將動彈不得。
胡志強指出,預計到明年台灣大道每一小時通過的車次將超過六千輛,因此市府從二年前開始規劃BRT,就是希望大型公車或巴土儘量減少進入擁擠路線,乘客改坐BRT,市府也將慢車道加寬,就是避免台灣大道「心肌梗塞」。
胡志強說,便捷的交通,是城市經濟發展第一要素,總不能等到明年塞到動彈不得時再開始規劃,然後還要民眾再塞二、三年,所以台中市一定要做BRT,從免費公車到BRT,再到MRT,包括朝馬週邊三個停車場都準備好了,讓民眾漸漸習慣搭乘公共運輸,這幾年台中市摩拖車也在減少中,前年減少七萬輛,去年減四萬輛,這是城市進步的象徵,也是台中市發達公共運輸體系所帶來的效益。
胡志強認為,全世界發達的城市已有許多BRT成功的例子,台中市觀光客人次一年成長超過二千萬,BRT是走向捷運過程中的配合方案,政府應鼓勵大眾運輸,台中市政府是第一個這樣做的,也希望中央能夠補助經費,市府以「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心情開啟BRT,一開始一定有許多地方不如人意,因此也舉辦論壇邀請學者專家提供指教,希望把BRT做好,下一步再做到六條路線,再過幾年捷運也會完工,但任何理念在一個都市裡推動,沒有市民的支持都是假的,希望民眾多利用公車,多利用BRT,享受便捷的交通。
有民眾關心公車與BRT到底有何不同?胡志強指出,BRT的特色與捷運很像,有專用的車道、號誌,並具有行車控制、優先通行等特色,最大特點則是「刷卡進站」,因非刷卡上車,民眾可以大量並快速上下快捷公車,加快上車速度。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7.11.27
台中宣導簡單生活節2013.05.26
水管線破裂中部63萬戶停水二天2011.10.03
胡志強:公安問題不能只求盡責2017.07.01
大潤發率先減塑 市府加碼愛心購物袋2010.10.13
毒蟲吸毒後昏睡車內被查獲2012.03.05
中市固定污染源異味排放標準草案將再評估2010.04.09
明道中學邱筱元多益985 差一題滿分2015.02.28
中市拆除違建落實即報即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