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荔枝、高接梨啟運外銷國際
台灣新聞網記者黃永順/大里報導
2014.06.10
臺中市農產品外銷強強滾!103年「首櫃」新鮮荔枝與高接梨即日起封櫃啟運外銷至新加坡,採「冷鏈法」技術處理的荔枝可常溫保存21天不變質,今年外銷數量預定約200公噸。
高接梨預定外銷120公噸,每個包裝盒都印有「臺灣臺中」註冊商標及貼上「防偽標籤」雙重標章,讓消費者輕鬆認明來自臺中好滋味。
為了慶祝「首櫃」新鮮荔枝與高接梨,市府農業局在大里區農會農產品集貨場舉辦行銷記者會,美味荔枝、高接梨提供試吃,甜美味道讓民眾讚不絕口,副市長徐中雄、市議員李天生、劉錦和皆到場祝賀。
徐中雄表示,臺中市農產品外銷一年一年不斷進步,採「冷鏈法」技術處理的荔枝,今年外銷數量預定約200公噸,為去年的1倍,前年的3倍。
而去年銷往新加坡的高接水梨也有78公頓,因市場反應良好,所以今年增加到120公頓,較去年成長65%。
他也感謝農業試驗所努力研發冷鏈法,高科技結合農產品,讓容易變質的荔枝可在常溫下保存21天,國外朋友也有機會品嚐到新鮮美味的臺中荔枝。
在市長胡志強的要求下,農業局努力跨域整合,才有今天這樣的外銷成果,不但農民可以安心種水果,更成功穩定市場價格。
徐中雄也提到,曾有市議員質詢外銷政策造成水果價格上升。他強調,臺中市高接梨年產量為58180公噸,外銷120公頓;荔枝重要產區年產量18174公噸,預定外銷200公噸,已成功平穩價格,避免農產品發生「蝴蝶效應」而果賤傷農。
太平農會總幹事李淑貞則指出,為了提高「冷鏈法」荔枝產量,希望市府協助尋找土地興建冷凍庫。徐副市長則表示,市府努力很久,曾尋找過3、4塊土地,但受限地目與產權等問題有待解決,市府會繼續努力。
農業局表示,臺中市是高接梨的孕育地,種植面積及產量皆居全國第一,梨的種植總面積達2302公頃,年產量為58180公噸,產量占全國一半以上,主要產區以東勢、和平、新社及后里等區為主;荔枝種植面積則達2028公頃,年產量18174公噸,主要栽培在本市太平、大里、霧峰、神岡等地區,品種以黑葉、糯米及桂味等(黑葉品種佔70%),盛產期為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7.11.21
林市長參訪蒙古優勢體育項目角力盼借鏡訓練經驗交流學習2015.12.19
大肚山遭置營建土石市府:清除並裁罰2014.06.10
胡志強:國中教育會考有必要調整2012.02.16
台中副市長徐中雄為大里高中拔河隊加油2015.03.29
中市環保局支援和平區垃圾清運2017.06.16
教育局落實塑化劑含量檢驗機制2021.12.06
食材新風味 多樣化利用的馬鈴薯新品種:台農4號2014.03.04
酒駕女原來是男兒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