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罹鼻咽癌顯示癌症年輕化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4.06.09
一名高三學生北檢查出罹患鼻咽癌,顯示癌症已經趨於年輕化,醫師呼籲民眾只要感冒超過二週以上都無法改善時,就應盡速看診。
十八歲的白姓男病患,半年前開始出現鼻塞、耳鳴等症狀,左邊脖子也出現腫塊,自行到鄰近診所就醫,醫師都診斷是感冒症狀,但吃藥卻不見改善,沒想到症狀越來越嚴重,還出現耳朵疼痛、聽力衰退情形,看了很多診所都查不出原因。
他到童綜合醫院耳鼻喉科看診,進行內視鏡檢查後發現鼻咽有腫瘤,將其腫瘤切片檢查並配合影像檢查後,確定為鼻咽癌第三期,轉診血液腫瘤科進行化療,及放射腫瘤科進行放射線治療,目前病情已獲得控制改善。
血液腫瘤科醫師俞瑞庭表示,白姓病患本身沒有抽菸、喝酒等不良嗜好,且家族無相關遺傳病史,有可能因為EBV病毒感染,或病患晚上打工的工廠通風不良,導致工作一年多吸入過多刺激物(如粉塵)導致。
又患者因為年紀很輕,所以當鼻塞、耳痛等症狀持續時,自恃年輕警覺性降低,才會拖延半年才到大醫院看診檢查,呼籲民眾只要感冒超過二週以上都無法改善,或脖子出現腫塊且沒有變小或消失時,都須儘速到醫院看診。
放射腫瘤科主任葉啟源指出,白姓患者因未儘早到醫院檢查,發現時鼻咽已有三公分左右的惡性腫瘤,並癌細胞擴散到淋巴腺,初步需接受同步化放療,其中放射線治療約需三十五次,隨後再接受輔助性化療;現在多次接受同步性化放治療,病情已獲得改善控制,目前正準備大學指考。
葉啟源表示,鼻咽癌平均罹患年齡為四十至五十歲,早期症狀或病徵並不明顯,因此常被誤認為感冒或火氣大;呼籲民眾當出現持續鼻塞、耳鳴、聽力減退、複視、流鼻血或頸部出現腫塊時,要多加留意,並且有家族史、抽菸者等高危險族群更要特別注意。由於鼻咽癌細胞對放射線治療特別敏感,只要遵循醫囑按部就班接受治療,痊癒機率是很高的。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8.04.22
 環保地球日局長李立德率先吃素響應2014.02.11
 中市積極為樹木保護工作豎立良好溝通平台2013.06.14
 中市農業局派員慰問火燒船船主2012.08.02
 旱溪排水工程完工在即  引民眾前往運動2018.04.17
 印尼30所大學校長參訪亞洲大學2011.02.21
 大台中城鄉均衡發展之利基研討座談會2009.02.18
 洗衣遭蛇咬造成憂鬱症2010.12.28
 台中區監理所擴大服務鄉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