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興與學子對話闡述「草根台灣」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
2014.06.03
行政院政委兼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主任楊秋興,3日與名導演林靖傑,在國立高雄應用大學與學子對話。兩人就自身成長歷程,闡述「草根台灣」;楊秋興期勉學子「百年木材才成棟樑」,鼓勵從政「公門好修行」;林靖傑指「精糙的人生,因磨擦產生火花」,事情太理所當然的平順,是創作的最大敵人。
楊秋興高雄縣長任內,全國縣市長施政滿意度四度五顆星評價;林靖傑執導的電影「最遙遠的距離」,曾獲2007年威尼斯影展「國際影評人週最佳影片」;兩人應「天下文化」主辦的「看見草根台灣-年輕世代的夢想力量」主題,在高應大與學子對話,「天下文化」副社長林天來主持,學子提問熱絡,毫無冷場;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校長楊正宏在場。
楊秋興說,他幼年灑掃庭院、挑水、放牛、割草、煮豬食、撿蝸牛餵鴨子等苦力,對他人生影響深遠;如鄉下看布袋戲前,須先備妥牛的糧草給牛食用,養成了責任感,也深刻體會基層勞工的辛苦,他縣長任內即很關心弱勢。
他鼓勵學子讀書是貧窮翻身的最好機會;「3年生木材當柴火燒,10年生木材當家具用,百年生木材可成棟樑」,經歷「刻工之苦的大理石神」受人膜拜,舖在地上的大理石則受人踐踏。
楊秋興鼓勵學子從政,公門好修行,可為社會、人民服務。至於台灣經濟,他期盼「政治少一點,經濟多一點」;政治對立,只讓公務員不敢做事;地方政府要努力招商改善經濟,提高薪資及就業率,政府財政負債就要量入為出。
林靖傑指成長環境,讓他一切多自行摸索成長,幼年將快車道分隔線,誤認為斑馬線,首度吃牛排被鐵板牛排燙傷嘴唇;很多理所當然的事,他卻要自我學習,但也因此激盪腦部全心思考,沒有了創作的框架。
出身高雄的林靖傑說,他從記者轉換成導演,不論「文字或影像」都是在創作,他很感謝楊秋興縣長任內,對他的電影曾核給100萬元獎勵金;他期許未來也多拍些「高雄電影」。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5.03.13
102綜所稅退稅憑單兌領期限至20日2008.12.12
高雄縣建物門牌資訊系統 全國唯一即時更新2013.06.09
世界烈酒大賽高雄荔枝酒獲最高榮譽2015.12.26
航港局加強港區危險品安全督導2020.02.06
台水七區處:澄清湖的玫瑰花盛開了 來趟賞花之旅吧2011.06.08
加工出口區中港分處獲政府服務品質獎2017.07.12
食農教育親子FUN暑假2017.12.27
明年高雄市府提供15處路外平面停車場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