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7
Sunday
17:19

中市98家業者通過AED安心場所認證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4.06.03
台中市已經全面在八大公共場所設置「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總計九百六十八台,平均每十萬人有三十六台,普及率全國最高,更有九十八家業者進一步獲得「AED安心場所認證」,數量也是全國之冠。 副市長蔡炳坤、衛生局長黃美娜於今天上午在市政大樓頒發認證牌匾鼓勵通過「AED安心場所認證」的九十八家業者,代表有百分之七十員工接受CPR及AED訓練,以及該場所的管理員取得二百二十分鐘管理員認證,可進一步確保民眾在發生緊急事故時不但有AED,還能有更多專業人員一旁搶救。 在清水服務區的業者李家蓉表示,休息站每天約有四千至五千名人次進出,約一個月就有一至二件旅客因跌倒求救的事故,好險當時有AED能救人一命,因此他和店內員工都認為,如果意外發生時,站員都會使用的話,才不會錯失救援黃金時機。 蔡炳坤表示,全世界許多城市都很重視設置AED,而台中市已經成功完成全市八大公共場所設置AED的目標,目前全市有九百六十八台,平均每十萬人有三十六台,普及率全國最高,今年更進一步鼓勵業者通過「AED安心場所授證」,認證效期三年。 蔡炳坤指出,台灣一年約有二萬人因為心臟病送醫沒有心跳,但如果在民眾心臟停止一分鐘內馬上用AED急救,存活率高達百分之九十,如果每延遲一分鐘,存活率將下降百分之七至十,如此凸顯AED的重要性,他並鼓勵更多業者踴躍設置AED並參與衛生局安全認證,一起保障民眾的生命安全。 黃美娜表示,公共場所如果沒有裝AED,民眾在沒有心跳等情況下送到醫院只有百分之一可能存活,如果事先透過AED進行搶救,可以有百分之五以上,甚至是百分之三十的存活率;她並鼓勵各單位業者向衛生局申請成為AED安心場所認證,目前全市有九十八家業者通過,數量全國最高。 衛生局指出,在先進國家早已普遍採用的「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俗稱「傻瓜電擊器」,主要功用在於讓一般民眾於黃金急救時間有能力幫助患者,若看見有人昏倒,立即將設置在牆上的電擊器拿下來,並將電擊片分別貼在病患的左右胸骨上,機器發出聲音後,再依照指示操作方法,可使心臟恢復正常運作。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