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穗稻熱病易發化螟盛期農民應防治
台灣新聞網記者吳怡萱/南投報導
2014.05.19
南投縣政府表示,彰化、南投、臺中等縣市水稻陸續進入抽穗期,復以梅雨季間歇性降雨,適合水稻穗稻熱病的發生與蔓延。
此外,二化螟監測數據顯示,5月9日起出現較大量的新一代成蛾。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呼籲農民於水稻抽穗前3至5天進行預防性施藥,避免穗稻熱病及二化螟對水稻生產造成為害。臺中區農業改良場指出,預防重於治療是防治水稻穗稻熱病的不二法門。
農業處表示,水稻抽穗前,稻熱病孢子隨著風、雨水或露水飛落在劍葉葉舌及葉節上;當稻穗抽出時,經過該部位即被感染,常於罹病部位穗頸彎曲,俗稱吊穗或吊狗。
二化螟又稱為鑽心蟲,成蛾發生盛期後7至10天,孵化的初齡幼蟲鑽入稻株下位葉之葉鞘取食,是防治二化螟的關鍵時間。若延誤施藥,幼蟲蛀入莖幹危害,使得稻株出現白穗。
農民可選用下列任一種藥劑進行穗稻熱病防治,包括75%三賽唑可濕性粉劑3000倍、40%亞賜圃乳劑1000倍、20%嘉賜三賽唑可濕性粉劑1500倍、15%加普胺水懸劑2000倍或50%護粒松乳劑1000倍等。有關二化螟防治藥劑,可選用6﹪培丹粒劑、0.3﹪芬普尼粒劑、50﹪撲滅松乳劑1000倍或50﹪培丹水溶性粉劑1000倍等。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7.11.26
 南投馬拉松路跑中興新村開跑2012.08.25
 水里社區大學開始招生2009.08.27
 中國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應邀參與兩湖論壇2011.10.31
 水里永興社區辦創新農村人文發展計畫成果2015.01.15
 林明溱會勘赤水旱灌系統2008.11.26
 原住民部落文化體驗營28日展開2012.11.01
 鹿谷通信義捷徑年底可望打通2012.07.13
 竹山靈德廟城隍宗教觀光文化節開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