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出現牛流行熱疫情 家畜所:農民嚴防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華峻/南投報導
2014.04.22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日前指出臺南出現牛流行熱疫情,南投縣家畜疾病防治所呼籲養牛農民應加強疫苗注射及畜牧場生物安全措施,以防範疫情發生,避免損失!
牛流行熱由吸血昆蟲(糠蚊)媒介傳播的病毒傳染病,非屬人畜共通傳染病,不會感染人。
感染牛流行熱牛隻臨床可見發熱、分泌物增加、流涎、跛腳、泌乳量下降及皮下氣腫等情形。因該病為病毒性疾病,針對病原無有效治療方法,但對患牛如能迅速及正確進行照護,緩解臨床症狀,死亡率可減至最低。
家畜所呼籲,牛流行熱防治一定要按照免疫適期確實執行疫苗免疫,提供牛隻抗體保護力,仔牛於4至6月齡開始施行疫苗基礎免疫,第1劑疫苗注射後,間隔約1個月補強注射第2劑疫苗。
完成基礎免疫後,每年的3月份及8月份需各再補強注射1劑疫苗,以增強其抗體力價,促使場內80%牛隻體內力價達32倍以上,才能有效防範該病發生。
此外,請各養牛農民務必落實定期執行環境清潔,疏通溝渠,避免糞肥堆積,撲滅(掛燈誘捕)蚊蟲等各項自衛防疫工作,可有效減少吸血昆蟲數量及其傳播機率,並配合每週三全國畜牧場同步消毒日做好環境衛生管理,降低牛流行熱發生機率及損失。
如發現疑似病例,可立即通報所在地公所或家畜疾病防治所,以協助對症處理並防止疫情擴散。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8.09.24
信義失蹤原住民安全尋獲2018.08.16
集集廊橋古建築成觀光新亮點2008.02.20
台灣工藝之家今舉辦授證典禮2015.01.04
國姓發生一氧化碳中毒1人死亡2008.12.03
集集鄉土燈展將擴大辦理2011.03.18
日月潭辦花醉午茶音樂會收入捐做震災基金2016.07.06
掛紅車牌遊行 警方開單被令解散2015.01.15
人臉辨識查詢失智老人樂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