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病害紅龍果濕腐病農民注意防範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華峻/南投報導
2014.04.14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接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通報發現新紀錄病害紅龍果濕腐病,病原Gilbertella persicaria,該病害於田間主要寄主為紅龍果,可危害花器、幼果及成熟期果實,自果梗切口處往果肉組織出現水浸狀大面積且界線分明的濕腐病徵,病斑擴展迅速,2至3天後布滿整個果實,果實完全軟腐,用手輕觸,腐敗果皮立即脫落,有時病害亦會自果皮或鱗片開始。
由於此類型病害在潮溼環境下較易發生,且常造成病組織水浸狀腐爛,因此命名為「紅龍果濕腐病」。在連續降雨後,陸續發現各地果園花苞或花瓣 容易產生水浸狀潰爛情形,甚而落花、落果,而的幼果果頂果皮與果肉亦出現褐變腐敗,致果實無法正常發育 ,疏於防範則導致大量病原產生,產生嚴重危害。
防治方法:一、加強田間衛生,清除罹病花器、果實,並加以燒毀或掩埋,田間之落花及落果亦應清除以降低病原菌潛伏及密度。
二、避免於露水未乾及降雨時採果,並且應將果蒂連同莖部組織一併剪下,以延長病菌侵入果肉距離,延長儲架壽命。
三、目前該病害無推薦防治藥劑,經農業試驗所試驗之培養基試驗顯示,「賽普護汰寧」及「亞托敏」對該病菌有抑制效果,該藥劑已核准登記使用於防治紅龍果炭疽病,可在降雨季節來臨時參考使用,應可兼防。
圖說:果實右側完全軟腐且界線分明。(圖/農業試驗所提供)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8.01.02
集集和平國際獅子會捐血活動2017.03.23
信義梅子節26日梅子夢工廠登場2025.07.03
南投縣政府舉辦品味南投成果發表會 展現品牌轉型實力2015.03.04
魚池金龍山7日辦健行種樹活動2011.12.29
竹山紫南宮推出龍仔金紀念幣2022.06.23
溫度-2022南投劇場藝術季 8月4日起正式起跑2020.01.30
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現已是雪白世界 遊客應有禦寒裝備方能上山2012.02.19
藍田書院第2屆「文昌獎」全國徵詩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