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娜伊谷成功社區經營值得學習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專題報導
2014.04.06
台中市政府致力於社區營造,阿里山鄉山美村的社區營造成功案例,值得學習,作為特殊社區發展的參考模式。
台中市傳播媒體採訪記者協會於日前,舉辦年度休閒觀摩活動,特別選定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山美村的達那伊谷自然生態公園,該處鄒語為忘記憂愁的地方,是台灣少見的乾淨溪流,它位於曾文溪的上游,海拔約為五百公尺,溪長達十八公里,當地氣侯宜人,風景十分秀麗,是山美族人的精神象徵。
「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公園」是台灣第一座由民間推動而成的生態公園,由山美社區發展協會開發管理,達娜伊谷中的自然生態豐富,尤其是鯝魚,被鄒族稱為「真正的魚」,是台灣特有種魚類,在陽光照射下,可以看見銀白色的魚肚此起彼落閃個不停,十分漂亮吸睛。
鄒族為了打造鯝魚的生息地,不但努力創造優質的環境,更致力於保護特有魚類,在全體村民的艱辛營造下,成為遊客必定造訪觀賞的地方,還被稱為「鯝魚的故鄉」,讓人想到鯝魚就會聯想到達娜伊谷。
達娜伊谷在八八風災時,遭逢嚴重的破壞,達娜伊谷被上游巨大石塊的所掩埋,辛苦所建立的家園就這樣被風雨無情摧毀,風災後一年,發現小鯝魚逐漸回流,象徵著山美部落族人的活力正在逐漸復甦中,村民也以無比的毅力重建家園,並致力於恢復優美的環境,在經過多年的努力,該園區又以新的風貌呈現在大家的面前,不但鯝魚又開始繁盛起來,遊客也日益增多,讓人看到台灣的山中傳奇。
鄒族為了讓遊客看到他們的堅韌的生命力,以及社區合作無間的精神,除了讓遊客看到他們如何打造優質的社區環境,還有他們獨特的風味餐點,以及美妙的迎賓歌舞及親切的待客,讓前往遊玩休閒的民眾,都能感受到視覺與聽覺、味覺的饗宴,到訪過的遊客,均有流連忘返的感覺,社區的成功案例值得學習,台中市也有很多具有特殊景觀或特色的社區,可以參考該社區共同經營的模式,來發展社區的觀光及產業。
圖說:鄒族美妙的迎賓舞蹈。(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攝)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8.03.30
清水警破獲暴力集團逮17人2011.05.16
國際佛光中華總會送愛心幫助國外貧童2014.04.11
水利局與台糖合作治理台灣大道淹水2015.10.25
台中消防局精進搶救能力2011.04.25
台中鄭榮洲副教授人間有愛再版發表會2015.02.27
警界好鼻師查獲K毒2010.11.25
中縣酒駕男醫院逃跑反遭送辦2011.06.04
抗癌戰士黃利安藝術創作過程分享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