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克襄細數第二市場傳統魅力
台灣新聞網記者陳祐堂/台中報導
2014.01.11
為推廣中區第二市場的傳統魅力,市府新聞局邀請知名作家、同時也是在地人的「鳥仔」劉克襄,擔任起導覽員的角色,帶著數十位遊客逐一造訪市場內各知名美食及傳統商品攤位。劉克襄說,對老台中人來說,要吃最傳統的美食,就是要到第二市場才吃得到。
綽號「鳥仔」的作家劉克襄,於今天上午帶著二十五位遊客來到位於中區的第二市場,由劉克襄擔任導覽員,介紹這座他從小就最熟悉、也最愛的傳統市場,新聞局長石靜文也前往共襄盛舉,氣氛溫馨有趣。
劉克襄首推第二市場內的義薏,口味最道地,不但是他的最愛,也是他母親最想念的滋味,表示帶著苦澀滋味的薏思,是一種小時候「貧窮的味道」,加上蕃薯、小魚乾,每年七、八月是品嚐的季節,他也經常會買回去孝敬媽媽。
第二市場內好幾家高知名度的魯肉飯與控肉飯,劉克襄稱它們是「台灣最早的7-11」,這是配合許多早起的勞工朋友,必須「吃粗飽」才有體力工作,同時也因應社會變遷,幾乎每一種時段都有人想吃魯肉飯與控肉飯,因此店家協調將彼此的營業時間錯開,形成二十四小時都有營業,加上口味道地,可說是遠近馳名。
第二市場在地人的劉克襄表示,他並不是與每一家攤商經營者都很認識,但他來買東西時經常會說一些季節性、只有在地人才可能了解的商品用詞,像是「有沒有在賣小粒土豆(台語)」,老一輩的老闆常常又驚又喜,「哩哪ㄟ知」,自然而然彼此的距離就愈拉愈近。
劉克襄表示,第二市場內的攤商們,尤其是非小吃類的,許多都是經營六十年以上的老店,價格雖不便宜,但絕對貨真價實,像是熱門年貨烏魚子、肉鬆、臘腸等,在第二市場內的最實在,早期通常只有醫生或律師等高收入族群才買得起,也因此,店家們對自己的商品都有著一種「識貨者才會買」的驕傲。
第二市場從一九一七年成立至今,已是近百年的老市場。劉克襄說,該處不同於其他傳統市場,保留了傳統的建築方式與風格,是一棟「活的古蹟」,在全台灣可說是獨一無二。
由市府新聞局舉辦的第一梯次「跟著鳥仔逛中區」劉克襄導覽活動,共接受二十五人報名參加,全程免費,新聞局預定二月底會推出第二梯次,將等活動確定另行公布。
圖說:劉克襄(右)向新聞局長石靜文(左)等人介紹第二市長的攤販。(台灣新聞網記者陳祐堂/攝)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7.12.14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技藝競賽中市獲六十座金手獎2015.12.14
女子為情所困吞藥自殺警即時救援2010.11.03
水湳經貿生態園區開發願景館11.8啟用2017.09.21
房仲業奧斯卡金仲獎楷模頒獎登場2015.06.28
中市舉辦樂活單車活動2017.12.27
與中央合作中市打造數位城市博物館2017.12.20
台中康河跨年音樂會 迎接20182009.05.05
毒品藏皮帶內襯 警眼尖查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