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再生方案金興社區展活力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
2013.12.20
高雄市杉林區金興社區在98年莫拉克風災後,部分臨枋寮溪邊住戶配合政府永久屋政策,遷居到鄰近約2公里的大愛園區永久屋居住,金興社區為強化原居地及永久屋基地,產業及文化傳承連結,從101年開始即自主參加農委會水保局的「農村再生方案」,目前已通過第三階段核心班培訓課程,並配合高苑科技大學及長榮大學培根團隊實作課程,找出社區閒置空間,發展永久屋基地及原鄉特色串聯的產業遊程。
進入金興社區,從遠處就能看見由居民親手打造龍之入口意象,象徵社區將要一飛沖天的企圖,龍背上的鱗片,是由原有屋瓦碎片,敲成適當大小,一片片貼上去,象徵歲歲平安及團結一心。而過去社區傳統,部分人家是養殖水鹿為生,利用荔枝及龍眼木拼裝成水鹿,放在最近修建好的文史館(竹篙厝)前,讓來訪的人,感受到居民營造社區意象的用心。
金興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黃順治表示,申請「農村再生方案」主要是為了留下文化的根,從申請到實作課程,由農委會水保局及各大學的專業培根團隊,一點一滴來協助我們打下基礎,看到社區的人逐漸動員起來,找出曾經的活力,雖然辛苦也值得。
金興社區發展協會理事,也是大愛園區第二階段文化種子的楊永坤說:「金興社區的枋寮溪邊有豐富生態環境,特色的旱稻及壯麗山景,都是珍貴的自然資源,在102年12月21、22日兩天,將舉辦『黃「金興」空、稻陣跳恰恰』活動,有農村產業活化旱稻行動體驗發表會、星空音樂會等一連串活動,精彩可期,歡迎大家到場體驗。」
行政院重建會表示,「農村再生方案」係為接續社區營造及文化種子的後階段工作,莫拉克風災後,除了高雄杉林金興社區邁入第三階段核心班課程外,臺東金峰鄉嘉蘭部落、嘉義縣阿里山鄉山美部落、屏東縣牡丹鄉高士部落,早些年也已經同步跟進參加,使原有自然景觀與外界資源結合,以改善整體環境,達到文化保存、生態保育與產業活化的效果。
為鼓勵永久屋基地居民自主提案爭取資源,行政院重建會已委請農委會水保局於11月至12月期間,在高雄、屏東、嘉義及南投等永久屋基地召開8場次公開說明會,期望永久屋基地居民一同加入「農村再生方案」行列,協助社區未來整體發展。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6.12.22
港務公司獲頒金質獎特優獎2015.12.29
世界經典龍舟特展高雄海洋探索館展出2024.05.31
高雄區監理所加強宣導路口停讓安全 擺脫「行人地獄」的惡名2020.03.18
看好南台灣共享機車市場 WeMo Scooter高雄營運範圍再擴大 開放美食悠閒鹽埕區2014.03.31
高市勞工局清明連假前辦3場徵才2025.04.26
第十四屆鐵道盃慢速壘球錦標賽 熱鬧開打2018.12.08
巡護七號公海巡護共勤執法力拼外交2022.10.17
航港局「彰化風場航道交通管理服務中心暨中航辦公大樓」動土 113年完工航安服務再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