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獅王博物館開幕
台灣新聞網記者吳怡萱/台東報導
2013.12.15
台東齒模師黃俊然,自行摸索創意製作獅頭近40年,計創新了3百多顆大小獅頭,在台東火車站附近興安路自設獅王博物館,並於今天正式開幕,免收門票供民眾參觀。
縣長黃健庭等多位來賓前往致意,對於黃大師的手藝創意表讚賞,也希望獅王博物館能申請加入成為縣府微型博物館家族一員,共同推動台東的文化觀光
今年60歲的黃俊然從小學習武術,退伍後國術館師傅邱宏宗慷慨贈送他一個獅頭,讓他開啟製作獅頭的興趣,透過不斷摸索,大膽創新求變,發展出獨特的獅頭工藝,且以霸、大為特色,獅頭大多是50公分寬、適合舞獅的大小,不過也有2公尺、甚至逾4公尺的巨型獅頭,最大的獅頭費時1年才完成,比人還要高,重達200公斤。
40年來也累積300件作品,由於傳統獅頭是國術館的重要象徵,在廉價塑膠獅頭充斥市面後,傳統獅頭就越來越少見,因此黃俊然才興起成立獅王博物館,供民眾參觀,也透過博物館要讓獅頭製作技藝持續傳承。
今弓黃俊然藉由博物館成立、新居落成及60歲大壽的名義,邀請各界親朋好友蒞臨指導,縣長黃健庭、立委劉櫂豪、縣議員張國洲、黃秋、林參天、台灣舞獅協會理事長連丁貴、黃大師的師傅邱宏宗、國小老師陳瑞珍及同學、空軍中將副司令張惠榮,並由縣長黃健庭等人共同剪綵啟用開館。
黃健庭表示,黃俊然是台東非常知名的藝術創作家,他的作品非常的獨特,獅頭作品經常應邀到全國各地展示,因為帶有藝術,又有鎮邪意味,常令觀者震撼,希望這個獅王博物館能夠申請加入縣府的微型博物館家族,讓更多到台東旅遊的國內外民眾知道,台東除了好山好水之外,也有豐富的藝術創作及資產。
黃俊然的正業是製作齒模,位在台東市興安路占地九十坪的獅王博物館還兼具齒模工作室,二樓以上是住家,黃俊然手工製作獅頭,是以泥土做模、牛皮紙為底,黏貼一層又一層的砂網、糯米紙,烤漆上色、做防水與耐撞處理,可以永久保存,黃俊然強調,這些獅頭僅供觀賞,全都是非賣品,因空間有限,只掛五十多顆,鄉親可以前往參觀。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2.05.04
重現綠島 環保地標「綠島大象」揭幕2011.08.18
台東池上夏季花海盛開景色宜人2010.03.23
關於國籍疑慮黃健庭出示文件證明2013.05.09
台東縣第一座污水處理廠啟用2009.01.17
春節假期南迴公路管制砂石車通行2012.10.04
預算不足港嘴淤塞油帶魚季再停辦2011.09.15
台東縣刑警「好鼻獅」聞破牛樟木竊案2011.10.19
台東縣長主持金峰鄉拉灣橋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