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管處辦布農小行星發表及頒贈會活動
台灣新聞網記者謝新鈕/南投報導
2013.12.04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與中央大學天文所,於今天在玉管處視聽室,共同辦理「布農小行星」發表及頒贈會活動。
玉管處處長游登良興奮地說,天上又多了一顆「布農小行星」,實應感謝中央大學協助,而能讓園區周邊的小朋友有更多的機會接觸。
再者,園區周邊布農族部落久美國小及人和國小為此次活動表演踢踏舞及話劇演出,展現原住民部落學童多才多藝的表演,期望藉由參予此次活動表演也認識、學習天文知識,以達到推廣天文教育之目的。
央大校長周景揚、南投縣代理縣長陳志清、台灣聯合大學校長、人和國小校長等貴賓一一致意。
玉管處指出,央大天文所是國內少數幾所大學擁有天文系所的學校,在塔塔加地區的鹿林天文台擁有目前全台最大口徑之望遠鏡,設立以來除主要從事天文觀測等研究外,也極力推廣相關天文環境教育活動並參與不少國際間的合作計畫,對學術研究上貢獻良多。
央大天文所更發現185546號小行星,是首顆以台灣高山命名的小行星-玉山,正式發表命名。而在2006年3月1日由楊庭彰與葉泉志兩位學者於鹿林天文台發現,編號268669號小行星,特別以塔塔加地區鄰近的原住民族「布農」來命名,並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多年的審查認證,於2013年4月25日正式通過命名為「Bunun布農」,具有其歷史意義與地緣關係。
天文所為布農小行星做介紹時指出,布農族Bunun,台灣原住民的一個族群,人口約有5萬餘人,分佈於中央山脈海拔一千至二千公尺的山區,廣及高雄市那瑪夏區、台東縣海端鄉和南投縣境。
布農族祭儀中所唱的「祈禱小米豐收歌」,以「八部合音」聞名於世,為世界音樂之瑰寶。
該校天文所在推廣天文教育上不遺餘力,不僅結合學校,合作推廣天文與科學教育,也配合舉辦各種天文、生態性展覽,讓台灣的天文及生態性教育向下紮根。期望雙方在相關的領域上能互相協助與支援,並在寓教於樂的氛圍下,能達到經營國家公臻於理想之境界。
圖說:玉管處感謝中央大學天文所協助而舉辦頒贈儀式。(台灣新聞網記者謝新鈕/攝)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4.08.17
 水里玩水節閉幕仍湧入滾滾玩水人潮2011.10.04
 草屯專偷加油站警方根據影像捉人到案2008.09.04
 紫南宮金雞文化季即將登揚2008.03.24
 推動小黑蚊防治李朝卿:落實觀光發展2018.10.21
 關心長輩林明溱續發名間假牙補助金2012.10.22
 重視「三好一少」原則預防突發性耳聾2010.01.29
 災後重建推動委員訪視南投莫拉克災後重建2012.04.30
 竹山槍擊案收網起獲罕見軍用手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