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低溫農改場籲防範釋迦裂果
台灣新聞網記者吳怡萱/台東報導
2013.12.02
連日來的低溫,讓果實正在發育後期的釋迦容易產生裂果的情況,台東區農業改良場研發防範低溫裂果栽培技術,呼籲農民進行防範,以減少損失。
台東區農業改良場指出,只要遭遇攝氏十五度以下的低溫,就會造成釋迦果實「鱗溝細胞」受傷,之後氣候回暖果樹恢復生長,卻因為果實內部產生的膨壓,迫使果實由受傷的鱗溝細胞處裂開,造成裂果,嚴重時裂果率會達到百分之四十至五十,造成農民極大損失;尤其以台東1、2號品種的發生率較高。
台東區農業改良場表示,減少釋迦低溫裂果可採用躲避式栽培法,將冬果以夜間燈照方式,將栽培將產期延至三、四月間,避開容易發生低溫寒流的時間;另外,在果園內架設防風網的防範式栽培法,處理省工、效果最佳,也值得農友採行。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8.04.28
麵製品抽驗結果出爐 不合格率為12.7%2008.08.13
重大水污染及偷排廢水事件~重罰不輕放!2013.09.06
特色選拔台東農會馬蘭家政班奪冠2012.07.12
全國國產龍眼蜂蜜臺東蜂農獲殊榮2011.11.23
山區路險 大武警:重機友假日守序行駛2009.02.13
鄺麗貞前往醫院慰問受災民眾2008.07.03
離島建設基金補助申請作業報告2012.08.08
台東上千民眾目睹魔菇熱氣球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