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膜瘤壓迫神經導致憂鬱上身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3.11.27
四十九歲的王姓女病患,於三年前個性驟變,到鄰近醫院精神科求診,醫師診斷為憂鬱症,近期出現左手顫抖的情況,經檢查發現原來是左右腦都長出腦膜瘤。
這名王姓病患,是於三年前個性突然的改變,開始沉默寡言,不愛與人有所來往,家人察覺有異常帶至鄰近醫院精神科求診,醫師診斷為憂鬱症,讓患者開始服用抗憂鬱藥。
最近開始出現左手抖動的情況,到醫院求診並進行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發現患者的左右腦的額葉與顳葉交界處各有一顆腫瘤,右腦腫瘤如一顆雞蛋大,左腦腫瘤大似兵乓球。
童綜合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柯宗伯安排進行開顱手術,先切除右腦雞蛋大的腫瘤,化驗後確定為良性的腦膜瘤,病人術後復原良好,手部不再抖動,個性也明顯改變,日趨恢復以前開朗的性格,等二至三個月後,將再進行手術切除左腦的腫瘤。
柯宗伯表示,腦膜瘤是從蜘蛛網膜的細胞中增生出來的異常組織,會因為腫瘤的大小與壓迫的神經部位而造成不同的症狀,如頭痛、頭暈、嘔吐、人格異常、視力減退、癲癇、四肢或單側肢體異常等,這名患者因為額葉負責的精神及思維人格區域神經遭到腦膜瘤壓迫,導致個性出現極大的變化。
而被診斷為憂鬱症,因為右腦管理身體左半部,左腦管理身體右半部,所以要讓左手停止抖動情形,就必須先把右腦的腫瘤切除。
柯宗伯呼籲,腦膜瘤成因前仍無法確定,可能是遺傳基因、體質等各項因素,臨床上發現以女性居多,因為腫瘤生長速度緩慢,所以患者都不容易察覺,等到身體出現比較大的異狀時,腦膜瘤通常都已經很大了。
若民眾有不明原因的個性改變、身體無法平衡、突然四肢或身體出現異常情況等,除求診與症狀有相關的醫師,也可尋求神經內外科醫師進行檢查,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病症。
圖說:醫師指出患者腦部腫瘤(箭頭處)的位置。(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攝)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1.08.12
台中第三屆台中市十大伴手禮活動起跑2014.11.27
護選票高度「警」張2016.03.28
霧峰警首辦初任警察官授階場面溫馨2014.09.18
國立高中職轉為市立接受原則三不一沒有2016.08.25
中市照顧身障機車族停車免費優惠2015.01.14
林佳龍探視老人強調落實政見2012.08.09
台中梨山好茶成功行銷國內外2016.10.15
烏日米食產業文化節熱鬧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