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成功開發C-276鎳基超合金中厚板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
2013.10.31
中鋼繼今年6月於線材工廠成功軋出線徑 11mm,單重1.2噸的鎳基合金A-286盤元,並提供國內螺絲螺帽廠量產可耐高溫扣件之後,持續開發鎳基合金中技術含量最高的C-276中厚板。
在建立合金設計、真空熔煉、重熔精煉、精密鍛造及軋延等多項關鍵技術之後,於10月24日在鋼板工場順利軋出厚度分別為16及20mm的Alloy C-276中厚板,使中鋼集團在特殊合金領域的發展又獲重大突破。
中鋼表示,Alloy C-276也稱為哈氏(Hastelloy)合金,是鎳基合金中耐蝕性最好,也是應用領域最廣泛的材料。C-276是含W(鎢)的Ni-Cr-Mo(鎳-鉻-鉬)合金,其對大多數腐蝕介質具有優異的耐蝕性。
故在化工和石化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如燃氣脫硫系統中之洗滌塔、再加熱器等;其亦適合應用於高溫且混有雜質的無機酸和有機酸及海水腐蝕環境。
C-276鎳基合金因其含有大量可提升高溫強度的固溶強化元素,如W(鎢),Mo(鉬)等,由於熱間加工時之變形阻抗幾乎是所有鎳基合金中最高的,因此必須提高鍛造或是軋延溫度才能順利完成熱加工。
然而,在提高熱加工溫度的同時,卻會降低材料的熱延性,造成鍛造或軋延破裂的問題,因此C-276合金之熱間加工困難度極高,必須同時考慮材料之變形阻抗及熱延性才能順利量產,可說是挑戰設備極限之極難軋延產品。
中鋼能利用生產鋼鐵的軋延設備,並在極短的時間之內即成功開發幾何、表面、及冶金品質均優的C-276鎳基超合金產品,除了在研究階段已進行多次的軋延理論模擬,並充分掌握此項產品的冶金特性之外,現場單位所累積豐富的高變形阻抗及高強度抗彈鋼板之軋延經驗亦扮演極為關鍵的角色。
根據國內石化設備製造業者表示,石化設備所需使用之特殊合金材料約佔整個製造成本的70至80%。以往鎳基超合金都是從國外進口,不但價格高昂,而且交期無法掌握,使製造費用居高不下,大幅降低參與國際工程競標的能力。
在中鋼成功開發C-276鎳基合金中厚板之後,不但產品品質與國外相當,價格更具有競爭力,加上在地優勢,交期可縮短至2至3個月之內,可大幅降低設備製作費用,對提升國內石化產業之競爭力將有很大的幫助。
展望未來,在中鋼精材的上游冶煉、精煉、及鍛造與中鋼的軋延製程已能無縫接軌之下,將可充分發揮中鋼集團的優勢,可完整的提供國內石化及能源等產業發展所需的系列鎳基合金產品,對整體產業做出更多元的貢獻,落實中鋼集團成為工業材料供應者之願景。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6.10.30
高雄農夫齊聚都市展售新鮮農產2012.07.05
賴杉桂引領台船邁向世界一流2012.12.16
籠具與烏魚作業漁場重疊海洋局協調2015.11.28
前鎮河畔音樂會週末假日好去處2012.08.28
高雄加工出口臺中園區資訊加值研討會2009.11.10
高雄縣市合併 陳菊:有助於提升競爭力2024.04.24
捷運RK1站土地開發案評選出爐 由達麗建設取得開發投資權2019.08.28
經濟部破解圖利與便民迷思 廠商座談會獲熱烈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