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質疑中科的預期經濟效益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3.10.18
成立已逾十年的中科園區,究竟為台中帶來多少經濟效益?有議員拿出稅收數據,指中科帶給台中的稅收僅占市府總預算的百分之零點一三,質疑是否真的有助於台中經濟發展,副市長蔡炳坤則認為,它與台中工業區形成的「黃金六十公里產業廊帶」,對台中經濟發展也更勝於稅收。
議員楊正中質詢經發局長王誕生,有關中科對台中市的效益,表示中科於去年營業稅繳納二千五百萬元,台中市僅分配九十七萬元,去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上繳中央五十五億一千零九十四萬元,台中市也僅分配到五千三百六十八萬元,加計地價稅與房屋稅兩項地方稅,台中市僅得到二億三千二百三十八萬元,占市府總預算的百分之零點一三。
楊正中說,中科成立時宣稱可帶來五萬就業人口,並增加二十萬人設籍台中市,但實際上成立十年來,就業人口只有二萬四千一百五十一人,台中市的人口也沒有成長二十萬人,市府環保局一年要花最少八百萬元預算在監測中科產生的空氣污染、水污染等項目,以去年營業稅分配額九十七萬元來支應,市府還要倒貼,他質疑中科稅收分配的合理性,以及為台中帶來什麼幫助與回饋。
經發局長王誕生表示,除年產值數千億元之外,中科帶來的就業機會,提供大面積廠房給精密機械園區的廠商使用,中科污水管周邊三公里還補助民眾自來水接管費,此外中科是一個優質的園區,連外國人士都紛紛前來參觀。
副市長蔡炳坤表示,中科一年稅收約五十七億元,台中市從房屋稅、地價稅及營業稅中的分配款等項目,可分配到二億多元,因此對台中市還是有相當大的幫助。
蔡炳坤說,其實不能只看稅收,中科對台中的重要性,在於連同台中工業區創造出所謂「黃金六十公里產業廊帶」,產生的影響力是全世界的,這對台中經濟發展的幫助,更勝於稅收所得到的,僅管中科周遭產業發展多少有污染,更重要的是發揮優勢,提升中科的產值與重要性,讓中台灣的發展更好。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6.08.12
霧峰金賞米全新包裝璀燦上市2011.01.10
台中大雅區路口窄急待改善2011.03.09
高接梨穗低溫寒害現金救助每公頃六萬元2017.11.20
台中市府提改善發電效能與中央增加購電價格計畫2013.12.17
中市區域能源整合與能源地圖研討會2015.08.24
大里溪防汛路遭置垃圾將加強巡查2012.10.22
議員:八公里公車免費政策補貼要有效益2011.08.11
台中關稅局姜舉辦電子封條監控系統展示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