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7
Sunday
12:00

議員關切市府輔導違章工廠進度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3.10.18
台中市未登記工廠多達一萬六千多家,市府短期內可提供的中小型廠房用地恐難滿足全部需求,面對必須持續依法開罰的問題,引發議員高度關切。 經發局長王誕生表示,目前開發中的中小型廠房用地約一百公頃,明年起也將在清水區推出新開發計畫,市府將持續輔導業者合法登記。 王誕生在議會答詢時表示,經發局目前開發中的中小型廠商用地,太平區有十四點五公頃、潭子區石四點八公頃、豐洲工業區二期有五十六公頃,共計八十五點三公頃,再加計台中市精密機械科技園區二期保留的一百四十四個標準廠房,總共可提供近一百公頃用地,供中小型廠房使用。 王誕生說,明年起市府將在清水區推出新的工業區開發計畫,經濟部在外埔區規劃開發一百多公頃工業區土地,加上民間也有幾個開發案在進行中,希望能先滿足一部分的業者需求。 議員賴朝國表示,中小型企業支撐台中市的經濟發展,養活無數的家庭,但全台中違章工廠有一萬六千多家,經發局雖不罰,但農業局卻以違反分區使用規定,每次至少罰鍰六萬,業者苦不堪言。 賴朝國說,市長胡志強曾說過要開發中小型工業區,但全部違章工廠都輔導合法需要多少土地?一個工業區開發期程約要五年,五年的物價波動會有多大?中小企業要承購,開發成本會增加多少?希望市府要考量這些因素,儘速辦理開發作業。 議員黃馨慧表示,有民眾罵她為何市府一直開罰單,但也有民眾罵市府對取締農地污染不作為,市府已處於矛盾衝突點,目前市府開發的大型工業區計畫並不符合小型企業的需求,她建議多開闢小型工業區。 議員陳成添表示,第一波臨時登記工廠僅有三百八十幾家,未登記者有一萬多家,市府開發工業區緩不濟急,現在又要開罰單,建議進行第二次臨時登記,讓業者有緩衝時間。 議員許水彬表示,根據市府提供的資料,農地違規件數共二百三十九件,其中檢舉案約占四分之一,在潭雅神地區,違規工廠就需要三百公頃土地才能滿足需求,而中科特定區還有一百五十公頃工業區用地,合併前豐原交流道也曾規劃工業區用地,這些都可提供小型工業區使用。 議員楊正中則呼籲市府,不要只重視高科技產業,傳統產業才更需要輔導,要求多增設工業區。 王誕生表示,過去只要開發中小型工業區,很多意見就會出現,說規模應該要更大,結果就導致拖延,每拖半年,每坪造價往往就上漲幾千至一萬元。 因此,市府既有的中小型工業區計畫,像是潭子工業區第一期,將先進行,第二期若有需要擴大,屆時再規劃辦理,至於是否能再辦理第二次臨時工廠登記,第一次臨登期限是中央的規定,市府已發函中央與市籍立委建議修法,是否再辦理第二次登記。 王誕生呼籲,市府努力提供中小型廠房用地的同時,廠商未來進駐時也應承諾拆除原有違反廠房,還給土地應有的樣貌。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