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8
Monday
02:45

蔡炳坤:罰款滿意度高代表法治素養提升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3.10.16
台中市政府每年近十八億元罰款收入,市府主計處並調查民眾對這項收入的滿意度達八成多,部分市議員質疑這項調查不合理,副市長蔡炳坤表示,滿意度高代表市民水準及民主法治素養提升。 議員謝志忠指出,以人民角度,被處交罰款心情應該不會很好,為什麼主計處調查的滿意度如此高?他認為調查對象是全體市民,不是被罰過的民眾,代表性令人疑,十八億元罰款當中有百分之九十二點九是交通罰款。 而全市約有百分之二十七點六的市民收過交通罰單,這項調查總共撥出一萬四千多通電話,但他疑質對象、數字有問題,市民對近十八億元罰款滿意度百分之八十九,所作民調所謂而來,他不希望政府將市民當作提款機。 議員蔡雅玲表示,市府作的民意調查與民意可能有些差距,張廖萬堅議員也表示,人民被罰,滿意度卻很高,好像有點奇怪,並詢問經發局長王誕生是否交過罰款?王局長回答去年交過二張交通罰單,感覺政府有在做事。 蔡炳坤表示,罰鍰一方面由各機關執行、一方面由法制局執行,這個調查報告的確由法制局請主計處執行,市府希望了解行政罰鍰執行上跟一般民眾間是否有落差,市府所有施政應該了解民眾的支持度與滿意度,因此進行這樣的調查報告。 蔡炳坤說,市民為什麼對罰款滿意度百分之八十九,除了被罰的不只是市民,尤其在交通罰鍰上很多是其他縣市民眾,不能說十八億元都針對台中市民罰款,而且市府針對一般市民調查,滿度高代表「市民水準及民主法治素養相對提升」,代表有人被罰,民眾認為被罰本就是應該的,所以滿意度會高。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