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染狂犬病首例在台東海端
台灣新聞網記者吳怡萱/台東報導
2013.09.11
台東縣政府表示,國內出現首例犬隻感染狂犬病毒的確定案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出,台東縣海端鄉民眾飼養的狗兒「小黑」,出生僅一個半月,被鼬獾咬傷二十三天後發病,發病兩天就全身癱軟,日前「安樂死」後送驗,確認感染狂犬病。
自今年七月中台灣爆發狂犬病疫情以來,確診動物一直以鼬獾為主,錢鼠只有一例,「小黑」因是幼犬,還不到施打狂犬病疫苗建議的三個月齡,所以體內沒有抗體。「小黑」日前晚間於自家院子遭鼬獾咬傷,主人打死鼬獾,隔天將死亡鼬獾送驗,小黑依規定住進台東縣動物防疫所隔離觀察,被打死的鼬獾確診為狂犬病,當時小黑一切正常。
日後,小黑出現暈眩、不時來回繞圈、極度沉鬱安靜等症狀,小黑後來全身癱軟,防疫所將牠安樂死,立即送驗。淡水家畜衛生試驗所經檢驗後,確診為狂犬病。家衛所將採檢牠的唾液檢體,確認小黑死亡時是否已有傳染力。台東縣農業處長吳慶榮表示,台東縣施打狂犬病疫苗的犬貓已超過兩萬五千隻,比率超過九成。
農委會防檢局長張淑賢表示,依照美國建議,未打疫苗的動物應觀察六個月,有打疫苗的狗也需觀察四十五天,這次犬隻確診「從頭到尾都在掌握中」。目前案例發生地區與山區施打率已達九成,有鼬獾出沒而尚無案例區達七成,都會區已達五成,目標是七到九成。
台大獸醫專業學院兼任教授葉力森表示,台灣這株狂犬病毒不易傳染給犬貓,目前判斷此病例與先前錢鼠病例同屬「機會」感染,未有造成犬隻或人類大規模感染的風險,民眾不須恐慌。但動物施打疫苗仍是當務之急。
葉力森指出,先前已建議針對打疫苗的動物,依據施打疫苗年份給予不同顏色的標示頸圈,不僅流浪動物不會重複施打,且施打成效好不好,只要簡單抽樣,能一目了然。但迄今除北市確定使用黃色頸圈區別外,其他地區流浪動物施打成效都是主管機關說了算。疾病管制署防疫醫師羅一鈞表示,有些動物發病前一、兩天,唾液就有傳染力,但傳染力不會超過十天。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8.07.17
警察局舉發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應受送達人清冊2011.09.26
臺東縣假冒台電員工裝設電表詐騙2008.08.18
台東市公所2008寶町夏之饗宴譜下休止符2010.11.03
台東縣尊爵慢壘隊四勝戰績蟬聯冠軍2012.04.05
穩定青梅產銷 農糧署啟動多項輔導措施2008.08.11
史前館南科分館99年動工2009.03.31
詐騙集團再度鎖定獨居老人犯案2008.05.07
護理師護士公會提前舉辦護士節慶祝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