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中學丁兆齡獲教育部師鐸獎殊榮
台灣新聞網記者黃永順/烏日報導
2013.08.16
明道中學國文教師丁兆齡,以「不信春風喚不回」的教師典範精神,榮獲102年教育部師鐸獎殊榮。
丁兆齡投身教育24年,其中21年擔任導師,在教育第一線中,他以「麥田捕手」自許,堅信「在不同的評量尺上,每個學生都是唯一的第一名」,二十幾年來春風化雨,影響學子無數。
她在民國94年發現罹患癌症,以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治療的同時,總是把學生的事擺在第一,放學後、假日時,仍經常看到她在辦公室備課的身影。
她去年參與教育部「教學卓越獎」獲得全國「銀質獎」;同年獲「台中市優良教師」,今年再獲最高榮譽「師鐸獎」肯定,獎獎實至名歸,其對教育的熱忱更是感動影響學校師生。
丁兆齡身為國文教師,以文學般溫柔敦厚的特質陪伴、影響學生。面對教育現場的青春期學生,丁老師認為:青春期孩子是狂亂又敏感,他們身上有一堆迷惑與問題,在不斷尋求答案的過程中,衝衝撞撞,或自傷或傷人,在孩子身上,猶如看到年輕的自己,所以更覺憐惜。
她說:老師不是聖人、亦非超人,只是一個凡人,但她願意靜靜的陪孩子們走一段成長的路,讓他們在惶惑不安時,感受到被了解、被守護的愛。
「有孩子在懸崖邊徘徊,我便在崖下守候,直到他枯瘦的背脊長出翅膀,重新飛翔。」丁老師以此為二十幾年的教育志業做註解。
民國94年,她在學校例行健康檢查中發現罹癌。丁兆齡表示:在醫院接獲報告得知情況不好的那一天,她擦乾眼淚走出診間,來不及吃飯就直接回學校上高一的〈醉翁亭記〉。她藉由歐陽脩的樂民之樂,以及被貶文人的出處進退與人生哲學,讓慌亂的心得到安頓。
接著面對漫長的化療與身體病痛,她請了半年的假治療修養,透過部落格寫下抗癌的過程與療病點滴,以自身經歷為學生上一場最深刻的生命教育與人格教育課程。
恢復健康返回學校後,她一面用心與癌的殘存勢力和平共處,一面全力投入教育,無畏命運挑戰,展現了韌性、包容與氣度,彰顯了教育者風範。
丁兆齡罹癌須接受化療的休養時間,念及無法和家長及學生連繫,於是編寫《親子佳文》,藉由閱讀觀念分享,建立親師生聯繫管道。並開始編選《每日一文》,95年四月復職後,建立佳文庫,推行「每日一文」閱讀及心得寫作,至今推動六年。
貫徹培養理智講理、獨立思考、溫柔敦厚學生的初衷,紮根閱讀,使學生感知世界脈動,悲憫人情世事,而更有自信去圓滿自己的人生。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8.04.17
外埔桐花步道安全堪虞議員參選人爭設護欄2016.09.03
女子揚言跳橋尋短手機留視訊獲救2014.07.27
BRT路跑宣告中市進入BRT快捷新紀元2011.01.10
胡志強要求各區公所經常性維護應立即處理2015.08.13
中市六社區獲選再生旅遊亮點社區2018.03.09
陳盛山赴香港行銷台中主題體驗旅遊2018.07.24
修平科大甲級汽車修護檢定場揭牌2013.11.03
中市大肚區國產製橄欖油攙偽受重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