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府投入近億經費改善早期農水路
台灣新聞網記者蔡鳳敏/雲林報導
2013.06.27
為改善農業生產環境,使農產品運銷順暢,雲林縣政府向中央爭取經費8400萬元,縣府配合款1480萬元,合計9880萬元的經費,更新改善大東、尖山、大義、大埤及舊庄等5區早期農地重劃區農水路,面積計389公頃,將在8月底前動工,為科技農業奠下厚實基礎。
地政處長陳光鈴表示,民國70年代以後,農作機械車輛機型日漸加大,早期完成之農地重劃區農水路工程,無法讓農機通行,為改善農業生產環境,使農產品運銷順暢,雲林縣政府自77年度起即積極辦理早期農地重劃區農水路更新改善。
針對60年度以前完成之農地重劃區內,原有農路路面寬度未達4公尺者,將給、排水路,配合施設混凝土U型溝,把農路拓寬改善至4至6公尺以上,並在路面舖設碎石級配並植栽樹木綠美化,以適應現代化農業經營的需要,全縣至目前為止計辦理140區,受益面積達1萬5687公頃。
縣長蘇治芬表示,完成更新改善地區,效益良多,甚受農民肯定與歡迎,縣府在102年度再向中央爭取經費8400萬元,加上縣府配合款1480萬元,合計9880萬元經費,將更新改善大東、尖山、大義、大埤及舊庄等5區早期農地重劃區農水路,面積計389公頃,受益範圍涵蓋斗南鎮新崙,水林鄉海埔,二崙鄉油車、大義,崙背鄉舊庄,大埤鄉三結、北和、南和、北鎮、怡然、西鎮與大德等村里。
蘇治芬說早期農地重劃區農水路更新改善,可稱是「第二次農地重劃」,全縣至目前為止計辦理140區,受益面積達1萬5,687公頃,改善後農路寬度平均增加1.5公尺,利於現代新式農機通行,便利農產品運銷,有助於農業機械化之推廣及農產品品質保鮮。
而水路施設混凝土U型溝,改善後可節約灌溉水量,減少輸水損失,並可調配給、排功能;大大節省農民維護管理勞力費用,提昇農民收入,促進農村整體發展。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1.09.15
雲林特產進軍大馬打開東南亞食品市場2011.12.29
張嘉郡:離島工業區尚有閒置應進行協助2021.07.28
國際獅子會捐贈食物箱關懷雲縣計程車業者張麗善表達謝意2016.02.24
耗資二千多萬 北港大復戲院將修復2013.01.21
斗六分局加強弱勢兒童關懷巡邏2013.01.04
雲科大律師及司法官考試屢傳捷報2012.03.14
防制車禍發生斗南分局邀相關單位會勘2024.11.19
劉建國邀陳金德蒞臨台大虎尾院區 肯定醫療大樓擴建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