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7
Sunday
09:20

東勢客家文化園美化工程動土

台灣新聞網記者陳祐堂/台中報導
2013.06.20
「東勢客家文化園區周邊景觀綠美化工程」於今天開工動土,預計一百天完工,與鄰近的自行車道串連,帶動地方發展,副市長徐中雄也宣布好消息,原本卡在土地問題的客家「土圓樓」,國有財產局已同意移撥土地,將進一步規劃,有助東勢的發展。 出席動土典禮的人還有建設局長沐桂新、東勢區長葉玉錦等,祈求工程平安順利,東勢客家文化園區前身為東勢區舊火車站,早期以運送大雪山木材為主,後來鐵路停駛荒廢改建為客家文化園區。 市府建設局為了重塑客家文化精神的意象,將在園區北側的舊月台周邊,設置具歷史懷舊意義的歷史迴廊,而月臺前的廣場將利用在地的石材、紅磚、白粉牆及木構等元素做成客家的「土圍籠」,展現東勢客家族群儉樸的形象。 徐中雄表示,東勢客家文化園區是台中市第四十四座公園綠地,市府建設局開工動土實在難能可貴,也是地方一大福音,園區周邊的景觀綠美化工程完工後,能為東勢地區及客家文化園區周邊創造更優質的休憩環境,並活絡地方經濟,也勢必會吸引更多人來休閒運動。 建設局長沐桂新表示,挑選東勢客家文化園區實施周邊景觀綠美化工程,將可成為一大特色休憩景點,並與鄰近的自行車道串連,促使東勢區的自行車鐵馬道機能更加活化,成為一座兼具休閒、旅遊、生態、教育四大功能的遊憩山城。 徐中雄也帶來好消息,他表示為了營造深度客家文化,客家「土圓樓」一直卡在土地問題,市府突破困難向國有財產局爭取,該局已同意無償移撥土地給市府,可以進一步規劃及建設。 市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委賴朝暉表示,土圓樓預定地在東勢高工舊址(文高二用地),這塊土地面積八點四公頃,將規劃客家多功能文化園區,預計第一期將建設客家土圓樓、典藏中心、停車場等,但中央客委會建議不一定要做「土圓樓」,可以做有客家意象的建築物,所以將開放給來鄰選的建築師去發揮創意,建物設計能包含客家土圓樓的意象和精神即可。 圖說:副市長徐中雄(中)等人一起動土情形。(台灣新聞網記者陳祐堂/攝)
返回上一頁
TOP